现在是2021年2月23日01:11:26。距离第一次月考还有8个小时。
我还没开始复习。因为明天考完试就有一个讨论课,我还在读那个破课的文章。
但是更可怕的是,讨论课之后就是数学课,好像快要交统计学作业了,我特么连怎么往R里面导入数据都还不会。
可是我好困。昨天也没有谁很早,前天也是,大前天也是……
进退维谷的绝望——更不幸的是,我没有一点学习的心情。
顺便,我的舍友明天回国了。我好羡慕。也没时间和他搞个有意识的告别。
说这么多其实只是铺垫我自己目前情绪压力有多极端而已。而且很有趣的是,通过其他人的发言我了解到,有人在这种绝望的深夜会想要痛哭。我则不会,我是愤怒。出奇的愤怒,夹杂着厌恶的愤怒:生气自己为什么要拖到这一刻,以及,为什么要选这课。
(插一句的话,这种愤怒情绪又何尝不是一种自我分裂和自我惩罚呢?)
我在这件事情上不止一次栽跟头:或者说,没有一次做好过。大学5年来的总共10个学期,我永远会上演“选课一时爽,学课火葬场”,无一例外。
像是购物狂那种狂热的选课,我非常容易被课表和课程大纲中列出的“美好愿景”所蛊惑——哦!我学完这个课,我就会变得那多么多么厉害!
这是一种致命的虚幻。
因为课程大纲列出的目标是这课“保证”的下限。但这个“保证”只是老师所能教学的下限。学习是一个输出接受的过程,输出方干劲十足火力全开再强,也奈何不了接受者充耳不闻滥竽充数。能不能够到那个下限的水平,其实还看自身的投入——因为说实话,大学本科的大部分课程想要浑水摸鱼,实在是太轻松了。我也不是一次二次地体验刷夜突击备考的有效性,这种方式于知识积累上的无力,以及对知识框架的侵蚀——再者,伴随着因为考过课程而建立起的危险的虚荣心,进一步遏制了知耻而后勇的激励。
这学期我真地没有必要多选一门数学课——我知道我的愿景是非常政治正确的:我很急缺这方面的能力,我也面临马上就要读研的压力,如果不提前准备,可能就跟不上了。
但是现实很残酷,急于求成的心态不能担保脚踏实地的行动:我还是远超现实地高估了自己的水平,也高估了自己的精力状态。我真的这学期没有为学习做好准备。
于是又是一学期在紧绷过度的追赶中潦草完成一个个任务,没有很仔细地对待每一次作业。浮光掠影,走马观花,最后脑内没什么痕迹,反而积累了很多烦躁的情绪。
我好想慢点来啊。我也不是第一次有这种渴求了。
因为急躁而选错了行动,没得到好结果又变得更加急躁,做出更不理智的决策还破坏了兴致,最终瓦解几乎全部的学习能力。
想要阻断这个恶性循环延续,我真的需要和自己心里那个“狂妄又不切实际的自我”好好面谈。这样也回到如何认清自我的话题上:认清自己的能力的极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且只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我有点不情愿用“妥协”这个词:我想和一个废物一样并不厉害的自己妥协,并且相信这样做也不错。这种思维转变还是很有挑战。我如果能心平气和地接受自己即使不会些什么也无所谓,而稍微学学就是“锦上添花”,在相对轻松和低压的状态下接受知识的传教,可能,效率会更好一些。
2021年2月23日01:2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