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每一次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允许女人出家,会导致佛法提前五百年衰灭。”这句话的确在《佛陀传》中出现,书里也是佛陀本人亲口所言。不过有意思的是,作者濑户内寂听正是一位尼僧,她是一位僧人,曾任千年古刹天台寺的主持,同时还是一位著作颇多的作家。
濑户内寂听的一生纠缠曲折,波澜壮阔。她俗名濑户内晴美,早年既曾抛夫弃女地离家出走,也曾与有妇之夫开展了长达八年的婚外之恋,同时创作与名字相和谐的带有脂粉意味的情爱小说。五十岁的时候,削发为尼,法号寂听——出离者寂然听梵音,遁入空门,潜心创作与讲道。目前的僧位是最高级别的大僧正,相当于基督教的大主教,在日本被认为是讲经最好的佛教大师。
宝相庄严,德高望重——这可能是我们能想到的寂听大师现在的全部形象,可是又错了,出现在人们视线中的大师非但慈眉善目,而且笑容可掬,精力旺盛。2008年已经八十六岁的寂听大师,以笔名“紫”创作了一部手机小说,不但仿照时下年轻人的口吻,还大量使用绘文字,创造了120万次的小说点击率,这恐怕才是真正的“从心所欲不逾矩”。
《佛陀传》是寂听大师的代表作之一,同样写于八十多岁的高龄,此时的的她早已阅遍世事沧桑,深谙佛法之道。佛陀圆寂正是在八十岁这一年,她回顾佛陀一生的12个故事,恰是在说明每个人的一生,深入浅出,娓娓道来,简单温暖,疗愈身心,内在的知觉和心神也被渐渐唤醒。
全书是以世尊侍者阿难长老的视角展开叙述和回忆,这本书的旅程就是阿难陪着世尊一路向北,最终到达拘尸那罗这个被佛陀选中的圆寂之地。一开篇的世尊已是风烛残年的老人:“他消瘦的脸颊干枯而泛黄,颧骨高耸,眼窝像刀刻般地深陷了下去,狭长的眼睛上的睫毛投下了一抹阴影,只有从这里才能依稀辨出年轻时的风采。曾经光彩而富有弹性的金黄色皮肤已经松弛,褐色的老年斑像豆子的碎皮一样浮现其上。”这本书并不是讲一个天外来客的仙人,而是跟你我一样生于人间、长于人间、靠着严苛的自我修行和精进证悟成佛的乔达摩·悉达多,所以我们会惊讶会叹息,佛陀也会衰老生病,也会被病痛折磨的瘦弱不堪,也会有身体幻灭的这一天。
看这个佛陀,给我的感觉就是“感情”。
世尊平日很少笑,几乎没有朗声大笑,但走在路上,沿途年幼的孩子被世尊自然流露的温柔吸引而摇摇晃晃跑来拽住衣角时,世尊会蹲下来,抚摸孩子的脸庞,报以微笑。在散步时看到刚刚绽放的花朵,世尊也会带着光芒般的微笑注视着花朵,因为他说:“所有事物的生命都是美好的。你看现在刚刚绽放的这朵花,那每一片小小的花瓣上都蕴含和闪烁着生命的光辉。人的孩子也好,小小的虫卵也好,一切生命都是可爱的。”
晚年时,他越来越多的回忆起往昔岁月,而这时的故乡早已飞灰湮灭。在追述离开皇宫、年轻的妻子、刚出生的儿子而独自迈向修行之路时,他说:“那时的我虽然已经明白‘欲望’其实给人带来的欢乐很少,多伴随痛苦和烦恼,还有灾祸,但除了欲望之外,我并未体验过快乐,也不知道有比欲望更吸引人的东西。因此,我无法从欲望的诱惑中彻底逃脱出来。”已经成为至高无上、受世人尊敬的伟大觉者,本不必特意将年轻未成熟的那个自己暴露在世人面前,而佛陀却沉静安详地告诉阿难,这些话都可以记下来,开诚布公地让世人知道。
在阿难问到兄长提婆达多叛离教团,世尊说道自己的悔恨,不该以露骨的言辞当众辱骂自视甚高、心执旺盛的提婆达多,从而导致后来王舍城发生了一系列悲剧,每每想起心痛得如被扭绞一般。一个佛也会后悔吗?是的,世尊说:“我时常会感到后悔,我后悔得越多,就忏悔得越多。”都以为得道后的悉达多内心清明,心无挂碍,一心传法,普度众生,却哪里想得到伟大的圣者在将死之际,内心还怀有如此深刻的悔恨之心。
晚年的世尊,亲眼看到了父王、养母、妻子、弟子先后离去,虽然永远都是镇定安静,但他沧桑的背影依然有着落寞和暗淡。“所谓长寿,其实就是眼睁睁地看着所爱之人离去,只留下自己孤独一人。对于已经开悟的伟大圣者来说,是否就能断定他们全无爱别离苦的孤寂呢?世尊只是具有忍耐一切孤寂和悲哀的力量而已。”这就是世尊全部的秘密。如果说世事无常,穿越这些洪流的办法就是安心忍耐,因为这世间不会处于不变的状态,成为无为的人,也恰恰是对自己的慈悲,这个等待就是蜕变,终会达到平静的状态。
世尊本人在菩提树下静坐,从凡夫俗子的迷惘中觉醒过来,获得心灵的平静,曾发出震感古今的宣言:“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能德相,只因妄想而不能证得。”从此兴起大慈悲心和大平等心,在得道后的四十五年里,放弃了全部的个人生活,以自己的双脚行走在印度的大地上,坚持普度众生的舍身行为。而对于终年如一日的坚守和传法,临终前的世尊也只是如此淡淡地说道:“当你面对千名听者,耗费千言万语说法的时候,哪怕只有一人在回去时,将千言万语中的一句话铭记在心,就该觉得是一件喜出望外的事了。若不这样想,我长达四十五年的弘法云游又如何能坚持下去呢?”
在濑户内寂听的书中,没有讲佛理和佛法,也没有佛陀对弟子修行的具体戒律,就是在讲人和人之间的相遇离别,人和佛法的结缘与礼敬。好似禅宗以公案呈现真理,寂听以故事揭露真理,一路走来,温暖有加,我们需要的是去听、去了解,而且信任心中的启发和感动——佛的智慧。
生而为人,总是烦恼从生,佛陀的对人生的第一教义是苦,之所以受苦是因为心太过执着,除了生老病死这些难以逃避的身体苦痛,还有不得不与所爱之人分离的“爱别离苦”;不得不与憎恨者相遇的“怨憎会苦”;渴求之物却得不到的“求不得苦”,以及人的五体所产生出的欲望里挣扎的苦难。而佛陀的根治律法是断绝渴爱之心,冥想,独行,“不对众生施加暴力,不伤害众生中的任何一个,不渴望子女,更不渴望朋友,像犀牛角般的独自游荡。”这种改变,不应该是逃避,而应该是正视;不应该是抗争,而应该是放轻松;不应该是索取,而应该是付出。
其实,说起佛陀,我们都会感觉不陌生,但这只是表明我们对他有一些了解,知道一些关于他的故事、传说、思想、哲学,多是抽象空洞的概念,并不是真正的知道他。濑户内寂听本人扮演了的世尊侍者的阿难,通过自己多年的修行和体悟,从怀疑自己,否定自己,进而改变自己,内外化一,仿若走到了二千多年前的世尊身边,不但理解了他那如高山般雄伟如大海般宽阔的教义,还在这些字字珠玑的文字语言背后,体会到世尊人格的榜样力量。佛陀活过,生动地活过,充沛地活过,一种有力的生命体验和存在状态,相对于他的丰盈生命,那些思想的结晶仅仅是其中的一种表达方式,这种进入和分享都在寂听大师的的笔下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
穿越人世的是是非非、恩怨纠缠,晚年的寂听大师正和佛陀本人临终前的对这个世界最后的回望一样,得到的是超越,每个人都该成为自己,体会的也恰恰是这句话——这世界是美好的,人的生命是甜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