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几天刷动态看到林似简被录取的消息,我猜测,你也应该拿到心仪学校的offer了吧,但不要告诉我,祝贺你。
算下来已有两年没有见过面了,很早就想给你写信,但一直没什么契机。最近遇到一些小事,每当这些事情发生时我都会默默在心里把我的想法告诉你,并不期待有人回应。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不喜欢和活着的人说话了,或许是我太清高了,反而更多是乐意不断设想一些或喜或悲的场景,不断演练自己,抑或是磨练。
我前几天看到你在朋友圈说:或大或小,我一定要为社会,国家,世界,周围的环境创造价值。评论里发表了一大堆你的想法,我回复:小先真的是我遇到的为数不多的我理解的教育成功的例子
什么是我理解的教育成功呢?
初中班主任说:教育的真正目的不是为了学习知识,而是通过塑造一个健全的人格,培养出一个幸福的人。
对于这句话,我一度奉为真理。外界总喜欢用上了什么学校,长的什么样子,交到什么朋友或伴侣,找到什么工作,工资是什么层次来评价我们,诚然,这没有什么问题,大概也只能这样去评价一个人。
申请国外的大学他们会特别看重你的经历,那些可视化的经历——参加过什么比赛,举办过什么活动,拿了什么奖...但是我们都知道的,他们不关心你看过什么风景,走过什么路,爱过什么人,经历过什么苦难或者是幸福的时光,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关心,同样你也不会过多去关注别人,除了互为朋友的我们。
这场游戏,没人犹豫,伤我绰绰有余。说什么不在意结果只注重过程都是些狗屁的玩笑话。
期末的一诊我的数学终于有了很直观的进步,理综依然炸裂,我想我已经麻木了。我后面坐着的物理课代表数学考了149,这没什么,只不过是一诊前一两个月的晚自习都在悄悄打游戏而已,作业基本不做,反正做了也是全对,没有意义;有些女生很刻苦的刷题和改错,到头来只考了那些男生物理一半的分。
我依然麻木着。
心理学上简单粗暴的“五大人格”把这世上所有人分了个类,可我们都知道世上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那些没有人知道和关心的自我经历,才是塑造我们人格最为关键的东西。
最近的几年涌现了大量的青年作家,我承认他们的高学历,高收入,高颜值,但我不明白,为什么他们写自己的经历要配上那么多自己的自拍,甚至以此为噱头,再造一个暖男学霸的人设,写着大量的鸡汤文字,营造一种“努力就有收获”的假象,关键是读者还不少。我承认他们的文笔,我这辈子都写不出那样温暖那样动人的文字,我也承认他们所付出的努力,承认他们赚的钱。但我就是不喜欢这样浮躁的氛围,他们侮辱了我心中的作家和文学。
我很难过。
这个世界的精英不应该是这样的人。
不应该是一群本质上已经丧失道德底线, 但仍把自己包装成这个世界的精英和栋梁的人。
不应该是以自身为卖点,大量袭卷别人智商税的人。
不应该是嘲笑底层人民不努力,鄙视贫苦人民没文化的人。
我称他们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我又想起了林似简
就像现在风口上的公众号,抖音,微博,传播某种思想太容易了。他们谈论社会某些现状时或许也会“深坐蹙娥眉”,然而唯独没有想一想,自己的行为是不是也在为这种恶化推波助澜?
离开你后我越来越看重我自己本身的经历,体验和感受,我迫切地想弄清楚我自己。
高中三年,从成长的角度来说,我是非常满意的,我见识到了更加多维的世界和全面立体的人间百态。
和你生活的环境不同,我们班的各种差距非常非常大,有些人自负得巴不得炸成天上的烟花,有些人却卑微得比尘埃还轻。
最有钱的大概隔几天就换一个奢侈品牌的包,经济条件最差的一个月也许只有大概三百块的生活费;初中能够闭着眼睛上巴蜀三中的人只是中考一次滑铁卢就似乎丧失了所有的自信...
理想主义在我们这儿是可耻的说法,因为按照外人评论我们的那套法则,你什么也不是。
很小的时候就尝到了助人为乐和分享的甜头,小学的时候想过当作家和演说家,那是我年少仅知道的能够用自己的经历去帮助和感化他人,尤其是那些过的不那么幸福和快乐的人的职业;后来想当心理学家和间谍,用性命去怼的调查记者我也想过,也是那样的目的。
当时的我真的认为,我可以的。
当时的我真的认为,我就是那样的人。
即便我上高中初期遇到那样恶心的班级都还怀着那样的英雄主义,那时最喜欢的句子是: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我还深切记得第一次面临三观倒塌是什么时候。我高一的时候就去补过一对一了,一对一的高费用服务还包含着心理咨询。那时的我太敏感太脆弱了,稍有人理解我和愿意听我说就巴不得把那些千辛万苦藏在脂肪下的心事倒在她手里,我那天哭得很痛快,也是我整个高中唯一一次在人前哭泣。后来我没有再继续补习了,然后和那个咨询老师彻底失联。后来后来我终于明白了,我的苦闷和烦恼只不过是他们遇到过的众多学生拥有的中的其中一个,他们对我说的那些话也不过是针对这种“案例”的固定回答。人类的悲欢其实是相通的,因为幸与不幸都是相似的。那是我第一次直观感受到金钱的魅力,也是我第一次有“他们帮助我,还不是因为我给了钱”“他们接近我,还不是因为我有钱”...诸如此类的想法
第二次全面崩溃是高二的时候。你知道的,我的性格是会有很多人来愿意敞开心扉告诉我他们的经历的类型。在一次补习的时候偶然遇到春哥,就是初中很搞笑的那个男同学,怎么说初中还是挺有人气的一号人物,高中却遭遇了校园暴力。他告诉了我很多很多,补习时的自习期间跟我讲,平时有事无事也打电话给我说,刚开始我真的很热心的帮助他安慰他,告诉他怎么去做,应该去求助谁。但后来我真的很疲倦了,我又自责又愤怒,一是我为我第一次对弱者感到厌烦这种情绪自责,二是越发觉得自己屁也不是什么也做不了。
我整个高中虽然得到了极大的成长,但是一直都过的很不快乐,是一种信徒失去信仰般的无力感。
在我看来最糟糕的境遇不是贫困,不是厄运而是精神与心境处于一种无知无觉的疲惫状态。感动过你的一切不能再感动你,吸引你的一切不能再吸引你,甚至激怒过你的一切也不能再激怒你。即使衣食无忧,也不再是一种让人强烈的感到存在的东西,那种疲惫,会让人止不住滑向虚无。
那么还能做些什么?
“或大或小,我一定要为社会,国家,世界,周围的环境创造价值。”
后来我才真正明白,那些自我经历只对我们自己有意义,通过对自我的反思从而深刻地了解自己。而如果教育只是培养出一个幸福的人是远远不够的,精英应该是通过对个体的反思从而上升到对人性的思考,进一步理解这个社会,能够结合自身经历去体察人民的疾苦和人性的光辉。而激发我们这样想法的,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对社会的责任感,一颗满怀慈悲的心。
面对他人的不理解,不喜欢,甚至是讨厌和嘲笑,都没有关系,我们还是会善良,还是会帮助他人,还是会拍拍身上的尘土继续前行。
因为我知道,他们起床,上班,工作, 吃饭,工作,下班,睡觉。但偶尔,他们一定会突然精神崩溃,一定会出现一个“钱多斯时刻”,心突然一颤,关于目的的问题出现了。
在这样的时刻中,他们一边体验着某种“略带惊愕的疲乏”,一边直面那个最基本的问题: 我们究竟为什么要继续活着?
那么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我很喜欢诗人里尔克写的诗:
我们只是路过万物
像一阵风吹过
万物对我们沉默
仿佛有一种默契
也许 视我们半是耻辱
半是难以言喻的希望
我太懂这诗了,但我希望你不要懂,至少是现在不要懂。无论如何,你都是我心中那个“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的惨绿少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