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看了好多工具书,关于设计,产品,创新,还用便签整理出来。很有收获,但是,好像少了些什么?
好像缺少了一些生活之美。上下班的路上总是急匆匆的走路,春日路边的草长莺飞,地铁上的有趣众生都忘记了留意;仿佛每日都是急行军,怼天怼地怼自己;一种匆忙感,更别提什么舒展,惬意和淡然。
不小心撞见了毕飞宇的《小说课》,找到了一些读书,读小说不一样的乐趣。
仿佛第一次学着如何读小说,如何认识小说中的人。书中聊了林冲,聊了王熙凤,还聊了海明威,这些耳熟能详的人物,仿佛第一次了解。
小时候看着林冲一步一步上梁山,当时只不过觉得悲催的人物,走上好汉的道路。
但没有读懂林冲每一步都没有选择余地,人生没有任何的偶然性。被命运推搡着一步走上自己最不想走上的道路,成为自己最不想成为的人。这,才明白那个“逼”上梁山的含义。
原来,读书如同训练一种新的口味。
需要不断熟悉,时时磨练。这一点如同喝茶饮酒,一开始不懂的滋味何在,慢慢才懂得分辨美好。记得刚来广东的时候,和大学同学吃早茶。来了一份虾饺,当时只觉得口淡无味,难以下咽。而经历了这些年,了解熟悉,慢慢学会欣赏虾饺的美。蔡澜说过味觉是可以培养的。而读书亦然。
阅读为什么重要? 它可以帮助你建立起“好小说”的标准。——《小说课》
再者,发现了读小说新的乐趣。我们终究无法历经各种人生,感同身受各种情感。小说可以把“每一句话,还原成一个又一个的日子,让读者去“过”。
这也许是小说的意义,也许是这本书最大的收获。
还记得初二读《苔丝》的时候,两天读完,沾沾自喜。除了最后为苔丝的命运而伤心惋惜,别的就没了。。。 小时候,读小说恨不得快点看到结局,快点看到主人公或者皆大欢喜或者落魄江湖。 等到现在再看,有了一些耐心,些许阅历,可以开始设身处地的想为什么?
高二一天放学,老爹拉着我说,读《一碗阳春面》,读到“绝不能忘记母亲买一碗阳春面的勇气”,他流泪了。那时的我有些尴尬,不知道该怎么接话,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懂得父亲的情感。而现在重读《一碗阳春面》,心中的有些酸楚有些感动感慨万千,渐渐明白,分享一碗阳春面,也许是家的意义。
写着公众号,忽然很感激自己想到了这些。在忙碌焦躁的现在,学着,除了“怼天怼地怼自己”,还有,推己及人。
通过认真阅读小说,我在年轻的时候学会了认真对待生活。—— 奥尔罕. 帕慕克
晚饭的时候,和欧先生聊到读书。
读书其实是一件非常看缘分的事情,如果缘分没到,即使遇到了一本书。心境,经历不一样,对书的感受也不一样。所谓差一步差千里。 当与一本书缘分寥寥的时候,不如把书先放下,等到某一天也许就可以读吧。
去年的时候买了好几本汪曾祺的书,一直拿起放下拿起放下。特别是听了罗胖的“时间成本”之后,更觉时间宝贵,容不得一丝浪费。一个劲的计划着,每一天,甚至每天的每半个小时该如何度过。然而,最近拿起汪曾祺,阅读生活中的饮食,邻里,过去的岁月,文人的气质。
原来时间,这么流逝也很好。
好啦,这篇絮絮叨叨,就当是读完《小说课》之后的读后感吧。
HeyChr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