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这个词,相信大家已经听得太多太多了,但是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认为微信群就是社群,所以就把一些新老顾客拉到一个微信群里,叫个“某某产品粉丝交流群”,自嗨式的玩起了社群运营。
一般会怎么运营呢?
有小伙伴会说:“把人拉进来了,让他们去聊天、分享啊,没人说话了就发个红包活跃一下”。
其实这是一个很天真的想法,你以为把人拉进来就什么都不用做了?那这种社群你觉得有变现能力么?
仅仅靠群成员的自觉来发现价值,主动连接,相当于痴人说梦。想一想现在每个人的微信里有多少个群,他们凭什么要留在你的群里呢?
比如,你是一名导演,要拍电影了,你把刘德华、黄渤、葛优等一大群知名演员全请来了,然后你说了一句:“人都到了,你们自己开始演吧,演好了叫我。”
试问哪一个导演敢这么拍电影?
好的电影都是被设计出来的,需要人设、主题、剧情、台词等。
同样,好的社群也是被设计出来的,那该如何设计呢?我总结了下面这三点,你的“微信群”和“社群”之间往往差了这些设计。
①明确使命—我们为什么要聚集在一起
一群人有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才会形成一个组织,一个社群。
崔永元聚集了一群人,想通过大家的力量,反对转基因。
小区的大妈也可以聚集一群人,想学习广场舞,参加广场舞大赛。
所以,我们并不仅仅是在“拉一群人”,而是“明确一个目标,然后拉一群人来完成它”。
比如,你是做健身产品的,那么你所创建的不是“健身爱好者交流群”,而是“3个月,一起改变自己”的群。
②设计活动—我们如何完成目标
目标有了,接下来就该是行动了,你要组织一些活动来开展,而不仅仅是发个红包聊聊天就完了。
那么要想提高群友对活动的参与感,你就需要把这些活动“仪式化”。怎么做呢?
你的活动形式要固定,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时间。比如新人入群报道,或每周五晚上8:00达人分享等等。
要让群成员再开始之前,知道自己应该期待什么 。长期下来,他们就会把这个社群留在自己的脑海中。
③提供反馈—距离目标还有多远
有了目标,有了行动,你还要让别人知道:自己现在在哪,距离目标有多远,下一个目标是什么。
这里我们要好好学习一下游戏的机制,比如手游“天天酷跑”,相信很多人都玩过。
在游戏中,你可以随时知道自己的得分,还有离最高得分有多远。如果最佳得分是50000分,你的了48000,这时系统会给你说:哇,就差一点破纪录了,赶紧再玩一吧!
参与的积极性是不是被提上来了?
说了这么多,相信大家也都明白了一个事情:微信群只是一个交流的工具,而不是社群。
社群本身是:聚集一群人来做一件事。
觉得有用,欢迎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