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我开始用印象笔记,每天用,一直到今天都是用的基础班,从未付过费,也很流畅,有一次无意间点到付费版,浏览了下新增的功能,貌似我也不太能用上,为了方便简洁,我会一直用基础版。
这就是互联网的一个免费案例,那就有人说了,这款软件既然不充值也能用,那它靠什么挣钱呢?其实在互联网上面的很多商业模式,都秉持这样一个规律,付费来源占比只要不低于5%就可以,比如100个人用印象笔记,而只有5个人开通了付费版,就能达到它的商业目的。听起来很离谱吧!
其实我们玩的很多游戏也是曼菲的不是吗,比如一款游戏全程免费,但是有一个现象,新玩家往往打不赢老玩家,有什么方法呢,新玩家只需要配备一把屠龙刀,挑战老玩家就跟切西瓜一样简单。当然了,这把屠龙刀是收费的,然而老玩家总被新玩家吊打是什么情况,也会很不爽是不是,没关系,商城里还有软猬甲卖,穿上它之后会有一段时间的刀枪不入。所以你看,这款游戏刚开始的时候花钱买的是用户的注意力和有可能消费的机会,只要用户玩上了,他就有了一个以后买装备的机会,但是如果人家玩两天不玩了怎么办呢?没关系,商家是允许浪费的,现在你能说哪种玩家赚了哪种玩家亏了吗?难道是晚了两天就不玩的玩家赚了吗,他没有付钱但是体验了一把?而后期不停付费买装备的玩家亏了,因为他投入的时间和金钱太多了?但你怎么不说他收货的快乐和经验变得多了呢,而只玩了两天的玩家,失去的是2天的宝贵时间,没有获得游戏给于的正向反馈的满足感和经验,白白浪费两天时间去体验!所以你看,是不是送任意一个角度看,都会有所不同呢?而不论什么玩家,最终,都是商家设置的这场商业模型里的局中人,商家做生意,最终都是要利润了,免费的玩仅仅是金钱的一种转移和流动。
免费并不是真正的免费,而是向大部分人免费,向少部分人收费,向基础需求免费,向高级需求收费。
免费是互联网行业的特殊手段,在其他行业未必试用,如果想使用免费这种商业模式,你需要先了解它的三个适用条件。
第一,高频接触,只有这样,商家才有机会免费之后推荐收费服务,完成商业闭环。比如我们每天点外卖,天天在闪购上领劵,吃一顿饭9.5元还有三个菜。总有一种不点外卖就会亏本的感觉,花30吃一顿也是吃一顿,为什么不花9.5元呢,反正目的是一样的,都是维持生命能量而已。
第二,刚需。
第三,零成本。零边际成本,如果不是边际成本为零的生意,那么多获客一些,商家就会很痛,再多一些,商家有可能会因为负担不起这个成本而倒下。
如果说边际成本是经济学原理,长尾效应是这个原理的市场效应,那么免费就是这个原理给企业带来的新的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