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后回到学校,几天后,我就收到了录用通知。
最终结果是4个男生都被录用了,那个女生体检没有通过,好像是乙肝常规的问题。
虽然我的体检结果正常,但我的心里一直惴惴不安,抽血的阴影一直留在心里,这个阴影一直到很多年再去医院体检,医生明确表示没有什么传染病后,内心的恐惧才得以完全消除。
工作也定了,也基本没什么课了,生活一下子似乎失去了意义,剩下的日子就靠各种散伙饭来打发了。
每天睁开眼的第一件事就是喝酒:跟老乡喝,跟同屋的喝,跟各种狐朋狗友喝。整天都是酒池肉林,醉生梦死。
吃吃喝喝的日子过得很快,一晃就到了毕业离校那一天。这四年大学,混得比较失败,没有正经谈过一场恋爱,死皮赖脸地明恋倒搞过几次,但基本没有成功的。因此,我也没有放不下的学妹需要牵挂,像汪同学、卢同学他们那样,还要搞一搞执手相看泪眼,尽无语凝噎的调调。
哥就这样潇洒地走了,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连隔壁班女生退回的情书都没有带走,全部留给了收废品的大叔。
大学四年也就在火车的哐当哐当声中渐渐远去,新的职场生活即将开始……
在老家逗留了一个来月,将家里的7亩水田的稻谷全部收割完毕,并且又将第二季的秧苗全部插上,晒出了一身堪比古天乐的古铜色肌肤后,我踏上了去Q石化报到的旅程。
长沙没有到山东的火车。我必须从株洲转车去南昌,然后坐唯一的一辆火车前往济南,再从济南转车去Z市。
7月中旬,长沙热得能将人烤得七成熟,我顶着白花花的太阳和头上被晒出的疖子,挤中巴,坐公交,赶火车,跋山涉水,费尽周折,好不容易挤上了南昌开往济南的列车。
列车是那种老式绿车皮的,没有空调,好在座位顶上有台风扇在吱吱呀呀地转着,虽然起不了什么作用,但好歹能有个心理安慰。
但又正好碰上江西的一批高职院校放假,车厢里挤满了人,过道上、茶几上都坐上了,厕所也早已被人攻占了,幸亏所有窗户是打开的,男人可以从窗户就地解决,但不知道女人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到现在也没想明白。
车厢里人多,各种气味混合在一起,四处弥漫,时不时有种烂咸鱼味道冒出来,间或又飘来一股馊饭菜的味道,此起彼伏,连绵不绝。虽然我是重度鼻炎或者,但也架不住各种味道的狂轰乱炸,不晕车的我硬是吐了好几回,等到了济南,我的脸都吐绿了。
好在济南到Z市的车比较宽松,总算有惊无险地坐到了Z市。
这次,厂里没有派车来接,心里有点失落,只能自己打了一个的前往Q石化。
报到的地点是Q石化下属的一个宾馆,等我赶到的时候,宾馆大厅里已经挤了不少人了,各个厂的都统一在这里报到,领表格,填材料,手续还比较繁琐。
在填表的空隙,大家都会自报家门,我是烯烃厂的,你是塑料厂的,他是热电厂的,听到我说是C厂的,一位戴眼镜的仁兄鼻子里哼了一声:”C厂啊,哼哼。”当知道我的专业是经济学时,干脆都要别过脸去了,不屑的嘴角都撇到耳朵后边了,眼镜都差点掉下来。
我像做了什么错事一般,在众人的鄙视眼光中,自卑地填完了所有材料,然后趁人不注意,悄悄溜出了门。
找到了写有C厂字样的中巴车,坐了上去,好半天才找回自己的自尊。
后来,我才知道,Q石化内部,各厂的重要性排序如下:老大是炼油厂,人家是Q石化老底子,起家就靠的它;其次是烯烃厂,塑料厂,再到是热电厂……我们C厂排在倒数第二,唯一可以看不起的只有建筑公司了。
中国人喜欢搞地域歧视,甲省看不起乙省,乙省又嫌弃丙省,似乎要在互相嫌弃中找到一种优越感。没想到一个公司内部也有这种歧视,甚至还传染到了刚入职的新人身上,看来真是病入膏肓了。
多亏我这人忘性快,在与C厂的几个老熟人会合,并喝掉3罐啤酒外加吃完一袋花生米后,刚才受到的所有屈辱全部被抛到九霄云外了。
办完了所有手续,跟着小卢、老汪他们到宿舍安顿了下来。
因为C厂的单身宿舍在搞装修,现在只能暂时住在隔壁热电厂的宾馆里。条件还不错,3个人一间房,因为我不想和其他学校的人一起,干脆又在这间房里搭了个床,3人间变成了4人间。
除了我们4个人以外,隔壁住了3个男生,来自东北某石油院校;对门住了两个女生,都是学计算机专业的。
刚开始大家不怎么熟,但经过几次斗地主、掰手腕后就已经烂熟了,大家都是年轻人,没什么隔阂,早上一起嘻嘻哈哈地去厂里报到,晚上在食堂吃过饭又嘻嘻哈哈地一起回宿舍。
刚开始,大家没有分到具体的车间,都是由团支部的王姐派活。王姐30来岁,人很随和,也没安排我们做什么事。其实,当时团支部的工作也不多,她一个人也就做完了,但为了显示我们的重要性,也会安排我们打打开水,擦擦桌子,整理下档案之类的。为了表示感谢,她还时不时请我们去家里吃饭。
一般工作一个上午就干完了,下午没什么事情,王姐就会让我们提前走。一般不跟小卢、老汪他们去打球的话,我就会去热电厂后面的铁路边看着冒着白气的烟囱发呆,好像会想点人生、宇宙之类的宏大问题,想得饿了就去食堂吃饭。
这样带着哲学意味的日子很快就结束了,我们迎来了“人生中一场伟大的战役”( 这是集团公司武装部长的原话,原文实录)——军训。
不知道别的国企是个什么情况,反正Q石化的军训是新人的必备项目,沿袭了很多年,因此,武装部操作起来也驾轻就熟。
军训的地点在炼油厂旁边的一个山沟里,那里有个民兵训练基地,有十来亩大小,专门用来搞民兵训练的,貌似所有的Q石化员工都是民兵,一个厂就是一个连,集团武装部长为营长,听说是个退伍军人,没事喜欢穿军装,时刻标榜自己是个军人,很威武的样子。
军训7天时间,每天早上7点都有车子定点来拉上我们去训练基地。训练的科目无非也就是队形、队列,走军姿那一套。走了半天我就有些烦了,人变得懒洋洋的,姿势也不标准起来。
我们队的教官见我这副样子,怕到时候汇报表演影响成绩,干脆让我做个替补,不算正式队员,让我替大家守马扎。
我每天准时到训练场,忠于职守地守着大家的马扎,时不时也数一下蚂蚁窝里蚂蚁的数量,好歹也没有出什么乱子,一直到军训结束,一个马扎也没有丢,真是令人骄傲。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他的国(tdg1911),个人微信号:banyemo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