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就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人类生命规律﹑衰老机制及养生学原则和养生方法,以自我调摄为主要手段,以延缓衰老、延年增寿、提高生命质量的综合方法。
养生的核心:调和气血、平衡阴阳。
养生的原则:协调脏腑、阴平阳秘。
养生的途径: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饮食而慎起居、坚五脏而通经络、避虚邪而安正气。
养生20条:1.发宜常梳:每日早晨梳发数十次,可以疏风散火,明目清脑。中医认为:肾藏精,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常梳发则可促进肾功能,使全身得益;2.面宜多搓:每晨洗脸后,用双手搓擦面部七八次,可焕发精神。早晚再用中、食指揉太阳穴、枕骨下风府穴、后颈部两侧风池穴各十余次,对预防感冒有特效;3.目宜常运:经常旋转活动眼球大有益。可先从左而上再至右而下,反复七八次;再从右而上至左下,如法运转眼球,然后闭目少息再睁开,则视觉明朗;4.耳宜常弾:用两掌分别紧压左右耳门,以中指和食指相扣,弹击后脑勺作咚咚声,弹击七八次后两掌离开耳门一次,如此行三四遍后则听觉灵敏,并有健脑之功;5. 舌宜舔腭:舌尖平时宜有意无意地常添上腭,可促使津液的分泌,中医认为口津是舌上(津津﹑玉液俩穴)之水,人身之宝,又是一种消化酶(唾液淀粉酶),故要求津宜数咽,不得随意吐掉;6.齿宜数叩;7.便宜禁口;8. 浊宜常呵;9.体宜常动;10.肛宜常提;11.身宜常浴;12.足宜常浴:每晚临睡前用热水泡洗脚是健身要诀之一,有益于睡眠。洗后若用手掌摩擦足心涌泉穴三四十次,则对老年人冬季保健更有意义;13.精宜常固;14.气宜常养气为人生四大患(酒、色、财、气)之一。怒则气上,恐则气下,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惊则气乱。气之中以怒气为最凶。故必须强加克制,不可放纵。否则大怒伤肝,既能坏事,也会伤体;15.心宜常宽;16.神宜常凝:指心胸开阔,精神舒畅,乐观条达,随遇而安,要保持知足和乐观豁达的心态;17.营养宜备;18.饮食宜慎;19.起居有时;20.劳逸有度。要做到“忙中有闲,闲中要忙”。人体各部位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要保持兴奋与抑制、紧张与松弛的相对平衡,只有驰张有度,才能不影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