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早期的网络文学生产中这种基于民主协商、平等观念的共 享以及道德价值的认同为网络文学的作者的生成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同时作者与读者两种界别的模糊也为后来网络文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推介、 传播的力量。在这种无等级的融合中产生的协商、平等的评价机制也为网络文学形成自己的独有机制提供了道德上的保障。娱乐作为一种生产力也有了自身的道德基础,正是有了这样的道德基础也为未来在社会上占领一席之地提供了更多的价值认同。
关键词:技术;娱乐;粉丝;公共空间
从现有的数据可以查询到录像厅从上世纪80年代兴起到2007年的逐渐落寞,前后经历了 30年的时间。2001年12月30日,国务院、公安部颁布《音像制品管理条例》,其中包括不再审批成立新的录像厅、不得更新设备、五年内全部关闭营业性录像厅等规定。至此,录像厅作为现代性转型中的公共文化消费空间的一个过渡方案,完成其历史使命后逐渐走向消亡。
从录像厅时代步入到网吧时代,其间大约不到20年的时间。而从上世 纪90年代中期互联网接入中国开始之后不久出现网吧,至今也有近30年 的时间,我国网络文学的发生与网吧的出现几乎是同步而行的。因此,录像厅和网吧可以看作是网络文学发生的前奏和前提,它们的内在核心均在于娱乐作为一种生产力存在。
一、技术创业一一娱乐小众的衍化
在我国近代以来的文化史上,“娱乐” 一词所折射出的社会意识形态 纷繁复杂。大众娱乐深深地烙着社会变迁的印痕,从录像厅到网吧,这只 是其中的一条空间脉络。在这个物理空间里人的身体是固定的,但是身体的官能在替代着以往传统娱乐中身体的参与,比如扭秧歌、唱样板戏、说相声、下棋等等。
图1在对进网吧原因的调研中,喜欢网吧气氛和自由的上网环境占调查人数的63.9%,而因为客观条件原因的仅占29.1%,是前者的一半还要弱。
调查者认为:“上图数据表明,网民选择网吧首要考虑的因素是享乐型消费。对于享乐型消费者来说,网吧能够给他们带来快乐、轻松的感觉。功能型消费者是家里网速太慢或计算机性能太低的那批消费者。对于功能型消费者来说,他们更多考虑的是网吧能够提供实用性利益和网吧设备的可见的具体属性以及这些属性对他们的需求的实现程度。功能型消费者的流失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会缘于计算机设备和宽带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因为网吧设备不能及时更新跟上他们的需求。条件型消费者就是家 里没有计算机或没有接入宽带的消费者。对条件型消费者来说,网吧能够在 他们特定的需求环境下为他们带来一定的利益。他们是在自身条件不足的 条件下到网吧上网的,一旦条件改变,也就是条件型消费者的特定需求环 境改变,他们也会相应地改变消费选择。”显然,今天的网吧在上世纪 90年代中后期则是另外一番模样。
1999年2月,一款名为腾讯OICQ的聊天软件出现了。标志就是一只憨态的企鹅。有媒体写道:“当互联网通过网吧的形式在中国全面铺开, 把信息存储于服务器而不是用户计算机的特色,让OICQ成为每台电脑桌面 上的必备软件,也几乎是每个来网吧的人第一时间要激活的工具。这让腾讯在不到一年间拥有了 500万名用户ICQ在中国从来没有获得过 的成绩。”后来,腾讯遭遇到美国在线的侵权抗议,将公司域名改为 tencent.com,OICQ 改为 QQ。
早期进网吧的年轻人绝对不会想到去那里是图什么环境、氛围,真的是因为没有计算机,当他们从租书店里看不到想看的武侠、言情小说,论坛的帖子和QQ聊天则成了他们的首选。而那时的QQ既不稳定,网速又慢,动不动就掉线。这下年轻人就不干了。于是大家都回到论坛上去,在论坛里进行交流。尤其是论坛里那些来自港台的武侠小说接续上他们在录像厅里所受到的“熏陶”。
来自港台的武侠小说有时不及时,于是大家就在论坛里讨论情节,或是对人物进行评点。正是在这样的自由空间里形成了早期网络小说独特的评论和创作环境。这也是前文所说的关于网络文学起源说中的“论坛说” 的历史环境°
当我们回顾这些场景时,会遇到很多现实的线索,比如说,网吧里互 联网论坛的自由环境一一异于现实空间的同质文化,互联网技术所提供的交流平台一一互联网软件的功能,武侠、言情小说内在的娱乐精神等等要都会在同一时间出现,到底哪一个条件是最关键的呢?
答案没有别的,就是互联网功能满足了年轻人心里对于自由娱乐的追求。外部技术条件永远都是一种辅助,就像录像厅一样,播放的机器和内容都是为喜爱它的受众准备的。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网吧里的硬件和软件环境都是为消费互联网上的内容的人服务的。
与录像厅不同的是,这群消费者不一样了。为什么呢?因为时代不一 样了,经过80年代和90年代改革开放的洗礼,来自文化的、经济的、教育的全面的改革开放,使得这一群青年的生活变得丰富起来。
主流的新时期文学的繁荣,新概念作文大赛的火热煽情,图书出版和文学期刊的市场化,以及基层大众文化的活跃,港台异质文化的涛染,激活了一批批年轻人的文化基因。
向文学投稿是文艺青年的时尚,而在互联网上写论坛是逼出来或是模仿出来的,第一批上网的拥姜(粉丝)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诞生了。成立于1995年8月的水木清华BBS和创办于1996年的新浪网金庸客栈是不同的两个类型。而创办于1999年3月的天涯小区将论坛这一年轻人交流的互联网模式成功延续下来,以至于一些地方高校社群也在琢磨创办自己的 网络小区。毫无疑问,水木清华的BBS是网络小区的启蒙之地。
第一代个人网站至今还时不时提到一款软件,这就是“康盛创想”免费小区论坛系统“Crossday Bulletin”,简称“CDB”。软件开发人就是一个出生于1981年的哈尔滨人戴志康。他2000年考入哈尔滨工程大学;2001 年开始自己写代码,推出第一代自动生成小区的软件Discuz! 1.0 ;2003年 10月推出新版本Discuz! 3.1.2,成为Discuz!系统第一个高效、稳健、成熟的产品版本;2005年Discuz!成为小区软件领域的老大。戴志康是中国最早,也是最有影响力的PHP开发者之一,从2001年起,独立设计开发出小区论坛系统Discuz! Board,至2006年,该软件已成为全球用户数最多的 PHP小区论坛软件之一。
这也是中国网络文学从公共论坛向个人网站创业方向转型的第一步技术的加持。反过来说,如果没有互联网软件创业者的技术支持,网络学个人网站是无法实现的,这也是目前网络文学起源说中的另一种争议,真正的网络文学时代是在个人独立网站上写出来的作品才能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网络文学的最早的作品。
杭州杰奇科技的创始人应相俊提及,2002年是他个人开发软件的起始 年,2006年组建自己的公司,开发的个人网站几百家,加免费的有几万家。 这些数据证实了论坛模式从个人小区向网站模式转型的民间互联网技术的加持。
当我们在高歌赞美网络文学的鼎盛繁荣时,很多人却忘记了互联网娱 人的真正的加持者是这些默默支撑网站运行的写代码的人。
娱乐由大空间一一录像厅、网吧向小空间一一网络虚拟小区、个人网 站的转移是网络文学发生的第一层。
二、网络文学消费者(粉丝)
2000年的文学期刊市场显得极其诡异。《当代》作为人民文学出版社 的大刊在这一年的第二期的“文学月报”栏目发表了署名闻立的文章《走向市场》,盘点了 2000年左右一些知名文学大刊的举措,有《收获》《人民文学》《大家》《天涯》《作品》等,当然也重点提到了《当代》的“拉力赛”,所谓“拉力赛”就是提高评奖奖金额,从分站的冠军中评出年度总决赛“王中王”。奖金额度10万元,在2000年这个奖金还是相当吸引人的。评委除专业评论家外增加媒体批评家和学院批评家。
这篇文章的结尾耐人寻味,作者写道:“这两年,文学期刊的死水已被搅活,这当然是可喜的。但是,前景如何,仍难预料。中国非文学报刊早就完成了市场化的改造,文学期刊是大大的落后了。最可悲的是,如今文学期刊面对的市场是以读者为中心的买方市场,而文学期刊与作者的关系又是以作家为中心的卖方市场。任何卖方市场都不是健康的市场经济。中国文学期刊最大的弊端就是刊物为作家而办,而不是为读者办;是读者迁就作家而不是作家迁就读者。实际上所有期刊的改革举措,无非是在转变作者与读者的关系。改革前景固然难以预料,但是不改革的前景是必然的,那就是被市场无情淘汰,如那些破产的国企一样。” 在这段文字中闻立将“期刊一作家一读者”的三者关系完全揭示出来,也指出了文学期刊的痛点所在。而这样的格局至今也没有能改变,最终这个机会恰恰留给 了网络文学°
《当代》的改革气魄是显而易见的,除了举办“拉力赛”之外,还开 设了“新民间语文” “网事随笔”栏目,专门发表反映网络生活的散文、 随笔。
我学着在BBS写下自己的一些感想,也慢慢得到一些响应,我发现自己开始喜欢上网了,不是为了打发无聊,只是因为网上也有真实的声音。我也成了网虫了,每天上网收信,看关心的新闻,下载软件,试听新歌,还可以在聊天室给刚上来的新人指点迷津,在BBS贴自己 喜欢的歌词。但仍不习惯太多表现自己的喜好,太多暴露自己。
惟一可以肯定的是,在上网的这一段日子,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仅仅是网络知识,更多的是让我有了思考的空间和改变的欲望,以及充满希望地对待每一天。如今依旧流浪在网络,收信,发信,听歌, 看书,写贴……自由如风,仅仅属于网络的风。
——《流浪在网络》
本来是例行每周的北大周边游的,在中关村的大街上漫无目的地转悠着,转悠着,出了书店又进了音像店,出了音像店又进了服装店,看来看去,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好像少了点什么。是啊,少了什么呢? 其实我知道我所想念的,我知道我所不能缺少的,就像天窗所说
的,那是我的眼,我的耳,我的手,我的脚,我的情感,我的心。它让我这样一个总是把自己关在一个小小的屋子里的人走了出来,认识了那么多可爱、热心和真诚的朋友。短短一个月时间,我的生活竟然多姿多彩起来,我的心情竟然就这样开朗起来,而且我竟然是很会笑的,笑起来竟然还是一个漂亮女孩,工作竟然也是可以开心的,即便和老板有一点点问题,而老板竟然也是可以变成朋友的,至少在表面上••…
我也有一点害怕这种一网情深的感觉,每时每刻心中都有牵挂,割舍不得,就像多年前的那场恋爱……
现在的我正坐在这家无数次路过的网吧里,刚刚冲了进来,急急 忙忙打开浏览器,输入地址,敲下回车,心里轻轻地说:嘿,你们在吗?
——《在中关村的网吧想你们》
“新民间语文”这个栏目名称至今被《天涯》沿用了下来,只不过《天涯》删去了“新”,这样也省去了模仿的嫌疑。如果用《当代》的文学标准去评论这样的散文,似乎压根就不能放在一起,当然也注定了这样的栏目不会太长久。对于网络文学历史而言,这是难得的好素材。因为它用纯文学期刊的视角观察早期的文学网民,在文学网民中或者叫网民文学中读出了时代的气质,特别是青年们真实表达出的声音,几乎每一篇散文、随 笔都有着一种网络虚空间的不安全感,同时面对陌生环境和虚拟的交流 对象有着一种急切的交流欲和表达欲。反过来也让我们思考,我们给青年 发声的地方或者自由表达的空间是不是太少了。他们是不是以前都包裹得 太严实了。如今面对新的表达空间有着一种矛盾与困惑,但又不忍罢休的 复杂心态。
别说普通人,当年王蒙先生都对网络有着一种忌惮,他曾经撰文 说:“网络的参与者,最热情的人是低龄青年,或者是城市打工人员, 网吧里都是这些人员。网络有很多好处,它快,它很难控制,无界上 网,被防火墙屏蔽的东西绕一个弯照样出来,而且还可以参与。一些过 去根本无缘染指文化的弱势群体,他可以在网络上开博客,他可以骂大 街,他可以表达自己的不满,他会影响社情民意,他会影响一个案子的 审理。” 王蒙指出了网络的开放性,也指出了它的随意性和民粹性。从 另一个角度也说明网络治理是新的时代命题。
网络文学在这样的空间里将扮演着复杂的角色,同时网络文学的拥 董(粉丝)他们又是怎样的情形呢?
知乎上有人出了一个题目“中国网络小说的发展历程大体是怎样的?”其中一位叫逸竹轩的网友发了一个跟帖:
我看的第一本网络小说作者是泥人,书名江山如此多娇。大概
是2002年,还在拨号上网的时候,拨好号连上网后,先打开十几章节的网页,再断网,慢慢看。然后再就是黄易的大唐双龙传,边荒传说。我看边荒传说的时候,还在缓慢更新中。再然后就有了幻剑书盟,起点,这些网站,我印象中非常深刻的是,有一个盗版网站专门把付费更新的页面截屏以图片的形式发 出来。当年穷,后来收入高就开始付费看书,来支持喜欢的作者。
在网络上看书的读者基本都有这样的真实体验,喜欢武侠或言情, 喜欢跟作者交流,他们是在共同的阅读体验中或者叫在共同生成的情感 中一起向前。绝不会出现前文《当代》的作者闻立有些忿然地感慨的那 样:“任何卖方市场都不是健康的市场经济。中国文学期刊最大的弊端 就是刊物为作家而办,而不是为读者办;是读者迁就作家而不是作家迁 就读者。”正是在这样的互联网的论坛中建立起信任的读写关系,而不 是写读关系。
也是在这样的情境中培育起真正意义上的中国读者市场,互联网所 提供的场域让中国的阅读者也第一次体味到自己被尊重的那种欣喜若 狂。这也激发了他们狂热的购买欲,后来甚至为自己喜欢的作者打赏。 这些举动都被心细的网络文学早期的创业者们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他 们在读者与作者的互动中不仅看到了新的欲望生机,更看到了娱乐精神 背后所潜藏着的巨大的生产力。按照马克思的观点,有什么样的生产 力,必定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匹配。
后来的实践证明,网络文学以读者为中心的大众文化生产,开辟了 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模式。而它的起点就来自于互联网精神和 娱乐生产力的发掘。
三、公共空间共享一一网络文学的生产者
有消费才有生产,但凡能称得上是生产的必以量级待之。互联网庞 大的消费群体,对网络上的内容提出了挑战,难怪很多人抱怨想看的内 容总是跟不上。想必这些抱怨也会在网络的论坛或QQ群里吐槽。
共享意识是早期互联网阅读与写作的发明,也是网民利用互联网这 块公共空间进行交往的主要方式,是最原始的“趣缘”部落,打破了千 年以来相互隔绝的“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老死不相往 来也”的状态。后来“共享”成为一个经济概念,被评为2017年网络十 大热词。2018年教育部发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8)》指出,在过 去的2017年里,共诞生了 242条新词汇,其中“共享” 一词最受青睐。 其实,网络文学的萌芽就是来自早期的港台武侠小说的“共享”。“共 享”现象的背后其实是一种超越个人功利,突破自私的精神。当这种精 神在互联网公共空间中呈现的时候就生长出一种新的发展机制。
吴新雄发在知乎上的一则帖子比较有代表性:
黄易开启了玄幻小说的大门,让那会儿的读者意识到打架还能像这么写,不同于金庸也不同于古龙,却也能像金古一样精彩。有 不少的文字爱好者(这里的创作与传统文学是不搭边的)开始创作 并且发布在网上共享,读者有一部分变成了作者。这里必须要提到一个作者,来自于台湾,笔名罗森,写了一本书叫《风姿物语》,各种角色名乱入,兰斯洛,铁木真,周公瑾…… 最初的网络版与后面出书的修订版有相当的区别,但是在当时,已 经是最顶尖的大神了。很多小伙伴追更,看的如痴如醉。追更的感 觉与实体书并不相同,水平并不如金古,可是金古的书已经烂熟于 心,追更的同时还可以自己揣测剧情,山寨一波。
所以当时网络上有时候会出现一个章节,两个版本。
有不少人写着好玩的,但是写着写着发现卧槽几十万字了,红 楼梦才多少字?第一次亲密接触才多少字?这玩意能赚钱吗?当 时台湾那边这么写是能挣钱的,而且还可以发实体书,卖的不错, 挣的不少。有人写,有人看,就有有心人做网站了。当时盗版横行, 我估计做的人心里都是没底的。但是很意外,参看高赞答案。第一 批内地签约作者如蛤蟆的收入那是相当可以的 他们也没想到 后来能挣这么多钱。
其实在我心里,后来写的还真没有当时看的基本感觉好。罗森 化名弄玉,写了《阿里布达年代记》,半只青蛙写了《龙战士传说》, 老猪写了《紫川》,泥人写了《江山如此多娇》,手枪写了《天魔 神谭》……这些是最初印象里深刻的,而且由于追更,可以明显感 觉到这些作者什么时候遇到瓶颈,什么时候突破了,总之是越写越 好。后续才有《小兵传奇》《飘渺之旅》,等到唐家三少,天蚕土 豆,我吃西红柿等大神出现的时候,大部分都是套路了。网文系统 越来越成熟,找一本好看的却越来越难。我也是后来在知乎上看到 蛤蟆写的一个开头才明白,这些大神吧,写套路的也不是不能写精 品,但是写套路就能挣钱,有质量没速度不一定有速度的套路挣得 多。脑细胞还费的少,他凭什么不写套路呢。
之所以我们还能在知乎这样的互联网公共空间里读到这样的个人回 忆,其实背后依然还是“共享”机制,当一个公共话题出来的时候,哪 怕是小众的,在垂直的渠道里,依然还能“一石激起千层浪”,互联网 公共空间,公共话题,公共讨论这一系列也成为可能。
在这位知乎网友的回忆里,还保留着网络文学原初的其他有价值的 信息,比如“读者变作者” “追更的感觉” “自己揣测剧情,山寨一 波” “一个章节,两个版本” “由于追更,明显感觉什么时候遇到瓶 颈,什么时候突破” “系统越成熟,好看的越难” “写套路挣钱”当这 些真实的感性放置在历史时空的时候,其实也正是追溯网络文学生长的 线索,背后都是网络文学之所以成为今天这样模样的机制。
一是公共空间的表达。因为互联网作为一个异域空间,不存在现存 身份符号的限制,可以释放出前文所谈及的“绝对自由”,所以当看到 罗森的《风姿物语》时会惊叹,原来小说可以这样写,这是受到外来文 化的刺激和启蒙,也是一种启发,对于有学习意愿的人来说,会开启他 (她)的智慧。
二是高强度的参与。公共空间的自由性,诱导了生活中压抑的思 维,在外在条件的允许下,这种压抑的因素会被新环境所激活,抑制的 情绪和精神会产生超强度的反弹,激发了抑制者的高强度参与。
三是互动机制的激发。交往作为一种行动机制在网络公共空间中更 加明显,很多平时由于工作或是生活不畅的人,本来就缺少参与和表 达,尤其是得不到及时反馈,互联网的及时性反馈弥补了这种不足,当 发起者发出超强意志的时候'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会激发发起者继续 发出自己的意志,这样循环往复形成了新的参与欲和表达欲。因此前三 者关系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四是生活语言文学化。网络文学作为以语言为主要介质的传播,扩 充了媒介的边界,也丰富了媒介的内容,特别是将日常生活文学化,作 为一种原始的网络语言也开始通过互联网传播,进入反噬日常语言,形 成了新的语言和新的语法,这是网络文学作为信息,同时作为网络文化 的先导性所决定的。使得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产生了新的分化。如果按 照传统的语言的等级观念,这种大众网络语言似乎有新的文化意识的追 求一一在自我的媒介空间中承担着新意义的生产。这是网络文学区别于 传统文学最为核心的地方。在网络文学的早期阶段,这是由外来的文化 所引发的,并一发不可收拾地坚持了下来。
五是认可肯定机制。来自传统社会的积习和长期的文化秩序,年轻 人的观念很难得到来自传统社会的认可,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共享性很容 易将传统社会约定俗成的秩序打破。其中的认可机制容易达成年轻人新 生的观念,并通过这种机制二度强化新观念的生成。在肯定中确认,在 认可中形成了道德上的依赖,这便是互联网作为一种粘性的内在机理。
六是艺术的模仿。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论述艺术时,高度认 可艺术来源于模仿,鲁迅在追溯文学的起源时也曾经说:“在原始状态 的人类的欲求,是极其简单,而那表现也极其单纯。先从日常生活上的 实利底的欲求发端,于是成立简单的梦……是将这样的感情,这样的想 像,作为一个摇篮,而诗和宗教这双生子,就在这里生长了。比这原始 状态更进一步去,则加上智力的作用,起了好奇心,也发生模仿欲。而 且,先前的畏敬和恐怖,一转而为无限的信仰,也成为信赖。” 网络文 学作为一种精神依赖和道德肯定在模仿的原始欲求上是共通、一致的。
时至今日,知乎上不乏有人还这样回忆道:
广西大学生老猪,失恋后去黑网吧消磨时间,在武侠论坛旧雨楼
写了《紫川》,写完就忘了,过了几个月发现有人在催,才决定续写。
在吉林长春,动画设计师王超追书追到断更,心头火起,在论坛上续写,没想到被粉丝大骂狗尾续貂。
窗外的长春积雪未消,王超化名流浪的蛤蟆,在西陆论坛码下《天鹏纵横》。
同样拿起笔的还有采购员张饿
大学毕业后,他在福建卖过期货,当过鞋厂工人,做过布店伙计,工作6年,没一份工作干长久。他唯一爱好是看书,一个月就看 完论坛上所有奇幻小说。无书可看,他索性写书,用QQ昵称作笔名。萧鼎,萧是金庸小说 大侠之姓。
他的小说名叫《诛仙》。每晚八点,他准时现身网吧,将手写稿上传。
两年后,萧鼎拿到小说网站2.8万买断费时惊讶,“网上随手写的东西也有价值?”
那些年,写书只是爱好。武汉大学生血红,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宅在合租房内,昏天黑地写画。他和萧鼎一样,写书是因已无书可追。写书能让他们暂忘现实。因此,在早期的网络文学生产中这种基于民主协商、平等观念的共 享以及道德价值的认同为网络文学的作者的生成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同 时作者与读者两种界别的模糊也为后来网络文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推 介、传播的力量。
在这种无等级的融合中产生的协商、平等的评价机制也为网络文学 形成自己的独有机制提供了道德上的保障。娱乐作为一种生产力也有了 自身的道德基础,正是有了这样的道德基础也为未来在社会上占领一席 之地提供了更多的价值认同。
澳门大学中国文化论丛2022年第一期
澳门大学中国历史文化中心发布
#澳门大学#中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中国文化论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