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在微信上面可以看见一些比较有意思的事情
就是朋友圈里面,有的人总是会发,我今天读了啥书之类的。最近又买了啥书的动态。
当然还有当代大部分学生眼中所认为的读书
对于读书,很多学生认为,读名著,读作文。然后呢,考一个好的成绩,给自己脸上贴点金。
这种现象我在初中的时候还真的是碰见过的。
因为初中的时候我比较喜欢去读一些历史战争的书,比如《BATTLE》战役纪实录。还有飞机的书籍介绍,比如走进博物馆系列的。还有飞机和空难的那些事情。
然后呢,因为我在班里面经常和同学谈论这些有关战役的纪实啊,或者是分析一下最近在历史书《古文明》上面看见的一些比较有意思的事情。但是除了要好的人之外。其他很多同学都给我冷冰冰的丢一句:
你读了这些,你的历史成绩咋还这么低啊。
你读这些,作文咋还考这么差啊。
这是我碰见的最活生的例子。
当然还有些新鲜热乎的例子。
就是在大一的时候吧,自己因为好奇搞了一本外国的游戏设定画集。当时国内的没有卖的,然后呢就自己去试着翻译起来,最后是花了三个月时间就搞完了。
当然也有很多人下来问我。
这些东西搞完了,这么吊。是我我就做不到的。
哇,那你英语一定很厉害,一定可以考四级之类的。
我们不难发现一点,就是说爱在朋友圈晒读书的人。
认为读书必须要对成绩有用的学生。
以及认为读书可以给自己树立标牌的学生。
这三种人都是存在一个共同点的,就是没有一个属于自己对于读书的认识。
为什么这样说没有自己的认识呢?
首先,他们想通过读书,获得的并不是书里面真正对他们有用的东西,这是其一。
比如朋友圈发动态的,骗的是点赞。
大部分学生呢,要的是功名。
而现在的一般年轻人呢,要的是一种逼格。
这些东西并不是属于读书真正得到的东西。
如果更加深入的说呢,
就是他们想获得一种认同感。
朋友圈发动态的,就是想获得朋友的认同。
而读作文的学生呢,就是想获得成绩的认同。
那现在的年轻人呢,获得的是一种地位的认同。
那么接下来我们再把思路深入一下。在这个认同上面加一个为什么。
为什么他们想要获得一种认同呢。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他们没有属于自己的认识。
我们再回到上面的那三个例子中。微信朋友圈发动态的,缺少的是对于自己交际圈层的认识,而他又想去维持这个到处都是点赞的现象,所以他去这样做了。
而为了功名而读书的学生呢,其实缺少的是对于自己在发展自我的道路上面,没有认识。而当时对于自我价值更权威的认证和肯定就是成绩,所以他们很多人想获得这种认可,而去这样做了。
那些为了逼格的大部分年轻人呢,其实缺少的是对于自我心境的一种认识,所以他们一直去保持着一种浮躁的心态,而在大学虽然说价值的评定变多了。但是由于十二年在应试环境下面的限制,他们的评定还是看成绩,当然也就有成绩之外的东西,比如他们所认为的能力,所以他们也去这样做了。
所以说,他们是在读书吗,我认为不是,他们只是借着读书的幌子,去弥补自己的那种可悲的认同感而已。
那么我们现在回到正题,如果说我们要通过读书真正的去充实自己,这个应该怎么去做。
很多人的第一直觉就会想到兴趣。当然我更想去加上另一个前提条件。
那就是对于自身的理解和认识。
对于自身的理解的话,我认为主要在你是谁,比如我的身份是个学生。
你现在想要去做什么,我想去充实自己
哪方面充实呢,专业方面,当然也有生活方面的。
还有你擅长干啥呢,我擅长聊天。
你害怕干啥呢,我害怕上台演讲。
你现在缺少啥,我认为我现在缺少知识的积淀,深入的思考,以及持之以恒的动力。
那么我们像这样一样去思考和反省自身的话,那么我们所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去完善的能力,就一目了然了。
如果说带着问题去读书,带着问题去思考,带着问题去锻炼。
那么是不是就会对自己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收获。
我认为这才是读书的价值所在,读书是补足你在知识方面的缺欠,以及自身积累不足的手段和方式。
而真正效果的达到,就是方式的执行力度,以及自己的问题需求是不是真正自己需要的了。
但是还有一个词说过,知易行难。
所以如果说大家要去补足自己或者说是完善自己,既要有强有力的执行,又要有对于自身问题的认识和反省,缺一不可。
我认为这是我们真的去完善和补足自己补足的两个重要的地方。
现在说完了读书的一种真正的目的之后,我们再回去看开头的那三个例子的人。
他们还有一个共性,就是因为羡慕别人拥有好的朋友圈,拥有好成绩,拥有好的能力。他们也想拥有。
所以很多人说努力了但是没有用,很大一部分就是在去拿着自己想去拥有的东西,但其实并不是属于自己的东西,这是问题的根源所在。所以这些想要去努力的人最后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的下场。
其实我想在最后感慨一下,就用游戏里面的一段话吧。
火,是力量,是光明。
有了火,才可以绘制,才可以创造世界。
不知火何物,不足以绘世。
受火诱引者,不足以绘世。
这是我对于读书从自身来谈的经验和想法。希望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