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系列品读》(理财篇):第二十五章 持盈保泰,传承家风

曾国藩家书.jpg

明代朱柏庐的《朱子家训》中有一段经典的话“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意思是说:每喝一碗粥、吃一碗饭时,都应该想想这粥饭多么来之不易,里边包含着多少人的默默付出;生活中的一丝一缕,又包含了多少人付出的艰难心血,应该好好珍惜。《朱子家训》是一本非常经典的修身治家名篇,很多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包含在其中。老曾一生所秉持的勤俭节约、修德惜福等理念都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

自古以来,勤俭节约都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可以这样讲,中国人的修身、齐家、平天下,全都离不开勤俭节约。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一个人不懂得勤俭节约,再富有的家庭都有坐吃山空的一天。如果一个国家不懂得开源节流,即使再强大哪怕是世界第一,也都有国力衰弱无以为继的一天。一个人的德行和修养,一定要同勤俭节约的习惯紧密联系,切不可恣意妄为。投资理财也是如此,平时一定要注意勤俭节约,将每一分每一厘都用在该用到的地方,不要随意铺张浪费。

1、勤能持家、俭以养德

① 咸丰八年十一月廿三日,致诸弟·宜兄弟和睦又实行勤俭二字

第三要实行勤俭二字。内间妯娌,不可多讲铺张。后辈诸儿,须走路,不可坐轿骑马。诸女莫太懒,宜学烧茶煮饭;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气,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勤者,生动之气,俭者,收敛之气,有此二字,家运断无不兴之理。

咸丰八年十一月,老曾在给几位弟弟的家书里提到勤俭的重要性:家中一定要力行勤俭,家里姑嫂不可以铺张,后辈儿女平时多走路,不可以坐轿、骑马。诸位女儿不要太懒惰,要学习烧茶和煮饭。读书、种菜、喂猪、养鱼(星冈公治家八字决)是一个家庭生机勃勃的表现,少睡懒觉、多做事情是一个人生机勃勃的表现。勤,就是生动之气。俭,就是收敛之气,在老曾看来,勤能够持家、俭可以养德。做到这两个字,家运就没有不兴旺发达的道理。

② 同治三年八月初四日,致四弟·教子勤俭为主

余欲上不愧先人,下不愧子弟,惟以力教家中勤俭为主。余于俭字做到六七分,勤字则尚无五分工夫。弟与沅弟于勤字做到六七分,俭字则尚欠工夫。以后勉其所长、各戒其所短;弟每用一钱,均须三思。至嘱!

同治三年八月,老曾再次致信给在家的四弟谈勤俭持家问题:自己要上不愧对祖宗,下不愧对兄弟子侄,只有教育家里努力做到以勤俭为主。自己于俭字上做到六七分,勤字上还不到五分功夫。澄弟与沅弟,于勤字上做到六七分,俭字上还欠功夫。以后要勉励发挥所长,戒其所短。弟弟每花一个钱,都要三思而行。切记切记!老曾时刻不忘勤俭对一个家庭能否长久兴旺下去的重要性,并为此反复督促自己和家中子弟们力行下去,不得不说他用心良苦。

③ 同治二年正月十四日,致四弟·惜福贵乎勤俭

吾不欲多寄银物至家,总恐老辈失之奢,后辈失之骄,未有钱多而子弟不骄者也,吾兄弟欲为先人留遗泽,为后人惜余福,除去勤俭二字,别无做法。弟与沅弟能勤而不能俭,余微俭而不甚俭;子侄看大眼,吃大口,后来恐难挽,弟须时时留心。

做父母的都希望让自己的孩子吃穿不愁,甚至大富大贵,这种思想在当代几乎成为了一种主流,老曾却偏偏不这样想。同治二年,老曾在给四弟的家书里谈到惜福贵在勤俭:自己平时不愿意给家里寄去太多的钱和物,因为害怕老一辈太奢侈了,小辈们就会骄奢淫逸,古往今来富贵之家的弟子没有不骄奢的。祖宗的福泽,应保留勤俭惜福为主。勤俭方面自己和弟弟都做的不到位,子侄们如果已经吃穿不愁了今后恐怕就难以挽回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果然要言不烦!

范仲淹有句名言传唱至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充分体现出一个人的伟大胸襟和抱负。老曾这一生对世道人心始终怀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希望曾家能够长久立于不败之地。他十分明白“日盈则亏,水满则溢”的道理,因此在做人和理财等各方面始终秉持着“持盈保泰”的观点。“持盈保泰,自概之道”,持盈保泰,就是努力让目前已经达到的事业保持稳定、避免灾祸;自概之道,就是努力让自己和家人始终谦虚谨慎、不骄傲自满。

2、持盈保泰,不宜多存现钱

④ 道光二十四年三月初十日,禀祖父母·先馈赠亲戚族人

孙所以汲汲赠者,盖有二故:一则我家气运太盛,不可不格外小心,以为持盈保泰之道,旧债尽清,则好处太全,恐盈极生亏,留债不清,则好中不足,亦处乐之法也;二则各亲戚家皆贫,而年老者,今不略为资助,则他日不知何如。孙自入都后,如彭满舅曾祖、彭王姑母等已死数人矣,再过数年,则意中所欲馈赠之人,正不知何若矣,家中之债,今虽不还,后尚可还,赠人之举,今若不为,后必悔之!

道光二十四年起,老曾决心每年拿出一笔钱赠送穷苦的亲戚族人,他这样做有两个缘故:一个是自我感觉曾家现在的气运十分兴盛了,因此不得不格外小心,要注意持盈保泰。家中的欠账如果能够早日还完,那就是将好处占尽了,恐怕会出现物极必反、日盈则亏的局面。如果暂时留下一些欠债先不还清,虽然美中不足,却也是消灾避难之举。二个是现在家族里穷亲戚很多,有些年老的如果现在不想办法资助一下,他们今后的日子恐怕难以为继了。

⑤ 同治五年十二月初六日,致四弟·送银子共患难者

同乡京官,今冬炭敬犹须照常馈送。昨令李翥汉回湘送罗家二百金,李家二百金,刘家百金,昔年曾共患难者也。前致弟处千金,为数极及,自有两江总督以来,无待胞弟如此之薄者。然处兹乱也,钱愈多则患愈大,兄家与弟家总不宜多存现银。现钱每年兄敷一年之用,便是天下之大富,人间之大福。家中要得兴旺,全靠出贤子弟,若子弟不贤不才,虽多积银、积钱、积谷、积产、积衣、积书,总是枉然!

同治五年十二月,老曾在给四弟的家书里提到:每年都要照常给在京同乡送些钱,罗家和李家送二百两金子,刘家一百送两金子,他们都是曾经与自己患难与共的好友。之前给弟弟寄了一千两银子,看起来是自己这个两江总督的哥哥薄待了弟弟,需知现在身处乱世,钱财越多祸患越大,家里不宜多存现钱。家里的钱足够一年的用度,便是天底下的大富翁、大福星。家里是否兴旺全靠出贤良子孙,如果子孙不贤,即使多积金银财宝、车马宅院,也转眼都会成空。

这世间有很多豪门显贵,其中不少都难以逃脱“富不过三代”的宿命。是因为存下的钱不够花么?想来应该不是。如果后世子孙奢靡无度,即使祖先存下了金山银山也是不够的。在老曾看来,富能生奢、奢能生骄、骄能生横,留下大量财富供子孙后代骄纵挥霍,这是不明智的。老曾希望曾家子孙能够继承下什么呢?不是大量金银财宝、车马宅院,应该是良好的家风传承、清楚做事明白做人的道理、自立自强的人生智慧等等,传承家风和人生智慧比传承巨额财富更有意义!

老曾的祖父星冈公治家有法,他的“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八字诀对曾家后世的百年辉煌影响巨大而又深远。受祖父的影响,老曾对这八字诀进行了十分彻底的家族贯彻。老曾十分重视祭扫祖宗这一件事,他甚至将敬奉祖宗视为第一要事。通过一些家书我们可以看到,他经常嘱咐兄弟子侄们祭祀祖宗时要万分恭敬和虔诚,祭祀时一定要用家里最好的器物和饭食。这份恭敬之心又以良好的家风传承方式一代代传播下去,这是非常值得今人学习和借鉴的。

3、祭祀祖宗,传承家风

⑥ 咸丰八年四月十七日,致九弟·述捐银作祭费

先太父、先太夫人尚未有祭祀之费,温弟临行捐银百两,余以刘国斌之赠亦捐银百两,弟可设法捐资否?四弟、季弟则以弟昨寄之银内提百金为二人捐款。合之当业处,每年可得谷六七十石,起祠堂,树墓表,尚属易办。

咸丰八年四月,老曾在给九弟曾国荃的家书里谈到了祭祀祖先的费用问题:先太祖父、先太夫人还没有祭祀的费用,温弟临走时捐银一百两,老曾自己用刘国斌送的一百两捐出,弟弟可以设法捐点钱财吗?四弟、季弟从弟弟昨天寄的银两中提出一百两作为他们两人的捐款,加上两处家族产业,每年可以收获谷物六七十石。这样算下来,家里建祖宗祠堂、树神道木、墓碑和撰写墓志铭等一应事情就都很容易办到了。

⑦ 咸丰八年五月初五日,致九弟·劝捐银修祠堂

余在外未付银至家,实因初出之时,默立此誓,又于发州县信中,以“不要钱不怕死”六字明,不欲自欺之志,而令老父在家受尽窘迫,百计经营,至今以为深痛。顷与叔父各捐银五十两,积为星冈公,余又捐二十两于辅臣公,三十两于竟希公矣。若弟能于竟公、星公、竹公三世,各捐少许,使修立三代祠堂,即于三年内可以兴工。修祠或即腰里新宅,或于利见斋另修,或另买田地,弟意如何?便中复示。公费则各立经营,祠堂则三代共之,此余之意也。

一个月后,老曾又给九弟去了一封家书:自己在外没有寄钱回家,实在是因为我刚出来时曾暗暗立下誓言,以“不要钱,不怕死”六个字表明心志,如今父亲大人在家受尽窘迫,百计经营,这令自己深为痛心。自己与与叔父各捐五十两为星冈公做准备,自己又捐了二十两给辅臣公,捐了三十两给竟希公。如果弟弟可以为竟公、星公、竹公三世各捐少许,修立三代祠堂就可以在三年内兴土动工。老曾建议大家的公费由各自经营管理,祖宗祠堂由三代祖先的子孙共同维护。

为什么老曾会将祭祀祖宗放到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中国人一向以孝为表,孝顺父母长辈的人常常受到邻里称赞。在老曾看来,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祖宗都没有真情实感,那么很难想象他会对别人、对芸芸众生会有真情实感。祖宗跟我们是血脉相连的,是关系最为亲密的,没有祖宗哪里会有我们这些后世子孙?因此,通过祭祀祖宗、尊敬祖宗,可以培养一种家族的纽带和亲情,更加可以增强一个家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这是一种良好家风传承的表率作用,应该好好贯彻!

中国的传统文化,说到底就是:修德进业、节食惜福、持盈保泰、勤俭持家、与人为善、利于助人、尊老爱幼、敬重祖先、良好家风代代传承...这里的每一个方面都需要我们用心去琢磨、踏踏实实去做好,丝毫不应该马虎对待。老曾将这些传统文化瑰宝都视为宝贵的人生财富,力图通过一封封家书传承给每一位家族成员,事实证明他的一番努力没有白费,整个曾家一百多年来人才辈出,号称“百年来无一败家子”,的确是大家应该学习的模范家庭!学习了!收队!

< 第二十五章 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384评论 6 49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845评论 3 3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148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640评论 1 29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731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712评论 1 29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703评论 3 41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473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915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227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384评论 1 34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063评论 5 34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706评论 3 324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30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531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321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248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