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人生》La vita è bella
1939年,AREZZO,意大利。男主圭多是个淳朴机灵的犹太裔乡下小伙子,进城投奔叔叔,梦想着在城里开一家属于自己的书店。在与富家女朵拉两次“地咚”邂逅后,被她深深吸引,踏上了别出心裁的追妻路,最终凭着他的乐观幽默和真挚热烈获得了女主的芳心。婚后,他们拥有了自己的书店和他们的小天使—男孩乔舒亚,一家人其乐融融。
但此时,随着二战的推进,纳粹开始了对犹太人的种族清洗,恐怖逼近,圭多却一直都在用他的幽默保护着孩子天真幼小的心灵。在去往集中营的火车上,周围所有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忧虑和恐惧,他依旧开着玩笑告诉儿子,这是大家在陪他玩一个的游戏,士兵是游戏的指挥者,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能获得一辆真正的坦克。
集中营条件艰苦,关押的犹太人每天都要做超负荷的重体力劳动,圭多每天都假装若无其事,不厌其烦地与乔舒亚解释着游戏,计算着分数。
不久之后,集中营开始用没有劳动力的老人和孩子做毒气测试,把他们当医疗废弃物一样焚烧销毁。为了把乔舒亚藏起来,圭多与乔舒亚又玩起了藏猫猫的游戏,并一直鼓励他把游戏坚持下去。
纳粹战败,德军在撤离前也释放了最后的疯狂。圭多与儿子又玩起了他最擅长的捉迷藏游戏,把他藏在一个角落的铁箱子里,告诉他想赢游戏的话,无论如何都不要走出来,直到一个人也没有。安排好儿子,他又冒险穿梭在营房中找寻妻子,却不小心被士兵发现,最终遭到枪杀。
德军撤离,集中营终于空无一人,乔舒亚按照与爸爸的约定走出了铁皮箱,迎面开来了一架盟军的坦克,乔舒亚十分开心,爸爸没有骗他,他夺得了游戏的冠军,获得了最终的奖品,又回到了妈妈的身边,世界果真是那么美好……
《美丽人生》与《辛德勒的名单》《钢琴师》《穿条纹睡衣的男孩》一样,都是著名的以二战期间纳粹对犹太人开展的种族清洗为背景的电影,与其他三部电影不同的是,《美丽人生》是一部以“喜剧”为基调的电影,从男主角圭多的表演里,也不难看出其中致敬卓别林的《大独裁者》的元素。相较于跌宕起伏的情节,这部电影更多的是以对小人物的刻画和细节的描写,在欢快的节奏里,体现那个特殊时代的元素,表达电影的主题。
爱情。电影的前半部分讲述了圭多和朵拉的爱情,从最初的两次偶遇,到假扮学督大闹朵拉的学校,再到歌剧之夜的浪漫表白,圭多骑着白马出现在了朵拉的订婚宴上,他们的爱情突破了阶层、突破了种族,美好的亦如“灰”王子和公主的童话。儿子的出生,是他们爱情的美好结晶,即便依然蜗居在叔叔酒店的杂物房里,一家三口的生活却一直充满了欢声笑语。灾难来临,将在得知圭多父子被抓去集中营后,拥有纯粹意大利血统的朵拉毅然决然登上了去集中营的火车,要与他们父子在一起。集中营里,圭多时刻惦念着他的“公主”,冒险用德军的扩音器向朵拉报平安,在被征做宴会侍应生时,为朵拉播放她最喜欢的歌剧唱片,甚至最后因找寻朵拉被枪杀,一句“你好,公主”,朵拉成为了圭多一生的公主。
亲情。电影中最感人的情节,无疑是爸爸圭多对儿子乔舒亚的爱和呵护,父与子的互动,也是电影最想表达的主题。《美丽人生》,又名《一个快乐的传说》,我不懂意大利语,但看完电影,觉得这里译作“童话”更为贴切,正如电影开头和结尾的独白所说,“这是一个简单的故事,但却不容易讲述,像是一个童话,既有悲伤,又有奇遇。”在电影的最后,小乔舒亚看到向他缓缓驶来的坦克时,他完完全全地相信了父亲的话,游戏是真的,一切的苦难都只是游戏,他赢了……这是父亲用自己的牺牲为孩子编织的一个快乐童话。在战争肆虐的时代,面对命运的摧残,教孩子用游戏的态度去乐观的面对苦难,永远心怀希望,这是一个多么智慧的父亲!
讽刺与批判。喜剧总是用“讽刺”的手法去表达它真正的灵魂。电影的前半段正如意大利在二战中的表现,充满了无厘头的情节。圭多到政府部门申请书店工商许可无故被拒后,又碰巧“不小心”砸了官员的脑袋;假装督学发表关于“种族优越性”的演讲时的胡说八道;叔叔的白马因种族歧视被涂成了绿色,却用这批绿色的“犹太马”抢了官员的未婚妻;集中营里德国军官一本正经鼓吹纳粹时,被圭多翻译成了游戏规则;旧相识“医生”最后含泪恳求圭多为他解开他百思不得其解的谜语,甚至是圭多的每一个滑稽的动作,与儿子调皮的眼神交流,对低效政府的批判,对“种族洗脑”行为的嘲弄,对纳粹的反抗,都在这一个个惹人发笑的情节中不着痕迹却又表露无遗。
La vita è bella,这不仅是圭多为乔舒亚编织的童话,也是电影想为每一个身处苦难的人编织的童话,像沙漠之花,像荒原之树,即便再艰难困苦,也要心怀希望,拥有笑对世事的态度和野蛮生长的力量,我想这也是这部电影真正相对观众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