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恋爱的定义
在我们深入的讨论恋爱这个话题之前,我想先给“恋爱”下一个定义,以免对大家产生误导。
在我的观念中,不具血缘关系的异性之间一般有着以下三种亲密关系:1、短期亲密关系;2、长期亲密关系,3、婚姻。
1、短期亲密关系:三个月以内,发生过性行为或边缘性行为的亲密关系。
2、长期亲密关系:三个月以上,发生过性行为或边缘性行为,且较为稳定的亲密关系。
3、婚姻:这个大家都懂不需要多解释。
在我的观念中,恋爱与短期亲密关系的区别就在于稳定和长期。
而我们将要讨论的“恋爱”则是“长期亲密关系”和基于“长期亲密关系”的一系列男女关系延伸和变种的统称。
第一章·产品和用户
对于绝大多数的普通人来说,男女关系就像商品买卖,但又不同于商品买卖。我个人认为,中国当下各类互联网产品和用户之间的关系更加的接近男女亲密关系在现实中的样子。
男方约等于互联网产品,女方约等于用户。男方(产品)对于女生(用户)有一定的筛选(比如学历、外貌、性格或者家世等等),希望与满足条件的女生(目标用户)进行恋爱(用户长期使用产品)。
满足条件的女方(目标用户)往往是一群相似的人,她们之间的思想和行为都有共通之处。 而我们男方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确自己对女方的需求。
比如,你喜欢文青/吃货/爱音乐/爱蹦迪,那么我们可以通过标签找到她们聚集的地方。文青聚集在豆瓣,吃货聚集在各类美食群,爱音乐的聚集在网易云,爱蹦迪的则喜欢出没于夜店或者各类酒吧。
了解了满足条件的女生(目标用户)经常出没的地方(目标用户聚集的渠道),男方的一大困扰——不知道去哪里认识自己喜欢的女生,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但是男方和女方的关系并非这么简单。男方找到了目标用户聚集的渠道,并且近距离接触了目标用户,可能会发生以下两种情况,情况1:发现文青/吃货/爱音乐/爱蹦迪的女生也有很多种不同的分类,情况2:目标用户对自己并不感兴趣。
面对情况1:我们要做的是继续发掘自身的需求,在某一个大类(如文青)的基础上对目标用户的每一项维度都贴上标签。如,首要标签:文青,身材:大胸长腿,颜值:小家碧玉,学历:大专或以上等等;并且你需要根据自己的侧重点不同,将这些标签进行一个优先度的排列,比如我个人来说,我会将颜值排在第一位,学历排在第二位,身材排在第三位等等。
你列举出来的维度越多,你的需求就会越准确,那么你就会更了解你的目标用户,这对于你如何寻找和接触用户来说至关重要。
面对情况2:在了解了用户各项维度的前提下,你需要从自己身上寻找问题。在你自身的硬件条件(产品本身)如身材、学历、见识、思想等方面,无法短期内提升的情况下,首先要从衣着打扮,语言表达和社交媒体的展示上(运营方法)下手改进。如,花费一定的金钱,去发型店做造型;去购买衣服;去练习形体和谈吐等等。
要提醒一点,运营的方法是短时间内最容易见效的部分,产品本身的改变是缓慢的。但是改变运营方法是一时之计,在改变运营方法的同时,去提升产品本身的质量,才是经营恋爱关系的正确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