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在金字塔的结构之中,逻辑表达的重要关系之一就是横向的逻辑关系。横向的逻辑关系有且仅有两种方式来表达:演绎推理和归纳总结。 演绎推理它本身立论的组成结构,决定了它必然的逻辑顺序。而归纳总结的方式就不同了,它有很多种可能性,我们要如何判断并确定哪一种是最佳的逻辑组合顺序呢?根据行为属性分析,这里介绍三种顺序。
第一种可以用因果关系来确定的行为。所谓因果关系,必然包含事情因为某些行为所产生的结果。有行为就有流程,因为一个时间内只能完成一件事情,这样有行为必然有时间先后顺。这样的行为模式,我们称之为时间顺序。
第二种顺序可以形成化整为零的关系。举个例子,大家对于公司的组织框架或者是产业结构比较熟悉,我们知道,企业或者产业需要成功,需要做好旗下每个组成部分的工作,分析各个组成部分的成败的关键因素,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成功实施方案。这个过程就是空间结构顺序。
第三种顺序可以按主次分类。通常我们听到有人说,这个公司有三个问题,或者这个人有三大特点之类的。但是从文学的角度讲,这种讲法都是错误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一个公司存在的问题有千千万,一个人的特点,也有成百上千种,你真正的目的只不过是想要讲出你觉得值得讲的三个问题或者具有代表性的三个特点。这个我们叫主次顺序。
这三个分组的顺序呢我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起来使用,但是要注意一点,如果要混合使用,千万别贪,每一个单独的分组必须且只能使用一个一种分组顺序。
先讲一下时间顺序,在随后的章节里面,我将分别介绍空间结构顺序和主次顺序。时间顺序,我们有提到必然能形成因果关系,因此也一定存在着行为先后顺序,这就一定意味着行为所串联的一个过程或者一个系统。怎么样确定你这个过程是一个逻辑清晰的完整的过程呢?有一个最好的办法就是,设身处地的把自己放进这个过程,对整个流程疏通一遍,设想自己正经历整个流程。问自己,如果我来做这个事情,我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这样一来,因为有整体的视野和完整的流程及行为分析,你就可以呈现一个清晰完整的逻辑。
总结一下:
- 逻辑分组的顺序可分为三种:时间,空间结构和主次顺序
- 能用因果关系诠释的行为用时间顺序,可以化整为零的关系用空间结构顺序,可归纳分类按重要性分级用主次顺序。
- 时间关系的分组,不妨设身处地去模拟过程来建立和检视自己的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