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言说的痛

  《冷暴力》是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Marie-France Hirigoyen著,顾淑馨译,深度探讨了精神虐待这种冷暴力,并提出了应对建议。

《冷暴力》

  俗语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大家都知道,却常常射出尖刀而不自知。不当的语言,或是故意拒绝沟通、歪曲、讽刺等,致使他人精神上的崩溃,都是精神虐待的形式。如果一个人受到长期且重复出现的这种不当行为,说明已经存在他或她甚或一个组织出现施虐的情形了。精神虐待不同于肢体暴力,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约束,这本《冷暴力》能让大家意识到这种事情的严重性,学会保护自己,学会早早辨别,学会向他人求助,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附上书的框架图)。

书里的三大章节按自己理解拆成了五块

  通读后得到粗浅的认识:精神暴力就是一种病态的控制,不施之于武力,而是从精神上通过各种方式彻底蔑视一个人的人格,来达到控制他人的目的。而它最可怕之处在于,受虐者开始时往往无法意识到自己被操控。

  作为一本科普类的心理学书,它的读者生活中可能不会遇到那么极端的精神虐待情形,但私以为《冷暴力》最大的价值在于令人警惕,警惕那些抹杀你自尊的言行,也警惕自己切不可有不经意间抹杀他人自尊的言行。

  不是没有漂亮小姑娘的男朋友喜欢说,你哪儿哪儿都不好看,又这不会那不会,被我看上不要太幸运;也不是没有家长喜欢说,生你不如养只狗,啥都不会;更不是没有老员工故意冷落新员工,啥也不交代,非看着对方如坐针毡才顺心。网络时代的便捷,更是让键盘侠猖狂施虐,末了还来句“呦,这大V一点禁不起开玩笑呢”;明星效应的显现,各类粉丝互相掐架,伴随着一个个热搜的,是一场场大型网络精神暴力的狂欢。

  撇开书中描述的精神虐待的后果,展开来想到,一个较敏感而又常常听到类似言语的人,即使没有受到长期虐待,没有形成明显的创伤,可还是很容易造成一个几乎是必然的后果——低自尊。

  比如,亲子关系中,我们通常使用的形容词是,这对父母对小孩比较“严厉”,事实上呢?如果过了很久再提起当时父母给自己造成的心理压力似乎显得过于记仇,但是实实在在的心理伤痛的确已经留下了。豆瓣小组“父母皆祸害”风靡一时自有其群众基础和现实情况:一句讽刺的话加上不屑的语气和神情,就已经足够刻下深深的印记。甚至,成年后会不自觉地使出惯性习得的冷暴力方法,反讽、疏远、拒绝沟通。低自尊使得他们不相信自己的自我价值,对人际关系、社会过分敏感,而这些反过来进一步削弱自尊,不断恶性循环。可想而知,真正够得上“精神虐待”的,会给人带来多大伤害。

  写这些文字时,我一直在反思,自己有遭遇过这种“冷暴力”吗?有给别人带来过这种“冷暴力”么?事实不那么美好,许是都有的。《冷暴力》给读者敲了警钟:认识到精神虐待的存在,才能更好的防止它从自身肆虐或受其伤害。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十三年前,也是这样一个仲夏时节,我在县医院剖腹产下我的儿子(在此注明一下:这个县,是我和我老公工作单位所在的县。相...
    艾亦苏阅读 526评论 0 2
  • 去考科目二了,没有过,难受死了,心里有一种无名火,难受。 每次听他们考回来就说怎么怎么难,说有的人到...
    遇见军艳阅读 166评论 0 0
  • 高中毕业至今,常常做这样的梦:还有不长时间就要参加高考了,可还有好多书没有复习,好多习题没有练习,紧张得很;高考大...
    高富的阅读 685评论 4 9
  • 就像做了一场梦,梦醒了,房子没了。 一个月前的周一,晚上八点多,我还没下班,突然接到我妹的电话:“姐,速来,兴济河...
    清风师妹阅读 471评论 3 1
  • 我爱旗袍 夏海芹 少有这样的淘宝店铺,打开网页,音乐便如原野的风扑面而来,让身体的每一个毛孔都舒适服帖。这是一家旗...
    清泉石上流的简书阅读 1,287评论 3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