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这俩天在书上,看到了这么一个故事,感觉挺有意思的,在这里讲给大家。
话说啊,清朝有一个叫做曾涤生的这么一个人,他有什么特点呢?就一个,就是特别笨。考秀才考了七次,才以一个倒数第二的成绩考上。
他年轻时读书,简直是折磨人,书上有这么一个故事,不知真假。据说他当年为了考学,真是日夜苦读,废寝忘食的,绝对比我们现在所有人,都要用功。可无奈的是,脑子太笨,无论如何,一篇文章,就是背不下来。
这时候呢,他们家来了一个贼,藏在房梁上,就等着他们家里人全睡了之后,好偷东西。可是这个曾涤生,因为一篇文章没有背下来,就是不睡觉,反反复复的一遍又一遍。房梁上的这个贼,都恨不得自己背下来了,实在是无可奈何了,这家伙不睡觉,也没办法偷啊,最后扬长而去,走之前对这个少年说:你这么笨,读什么书?
你可以想象,这个小孩儿,有多笨了吧?
如果一个人太笨的话吧,就容易死心眼儿,容易一根筋。这种人,认死理儿,认定了什么,拉都拉不回来。他呢,就继续用功读书,可能是量变引起了质变,也可能是傻人有傻福,在他考秀才的第七次,终于考中了,然后第二年,考中了举人,又过了四年,中了进士,一飞冲天。
科普一下,秀才、举人、进士这三者,有什么区别呢?
简单来讲是这样,秀才是县里考的,举人是省里考的,进士是全国考的。你可以参考下面这张图:
02
好了,如果只讲到这里,也只可能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在普通的屌丝逆袭,一个笨蛋,通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功成名就的这么一个故事。但是,这个故事,却远没有这么简单。
好了,前面说到曾涤生,已经进士及第了,接下来就是他十二年的京官生涯了。这时候呢,他又碰巧被当时朝廷的一把手看上了,然后曾涤生便仿佛开挂一般,十年七迁,连升了十级,鲤鱼跃龙门。
既然说过这个故事没有这么简单,那当然这中间有很多别的事情发生。当我读这个故事,读到这里的时候,真的是感慨万千,这样的一个人,居然有人赏识他,能够连升十级,真的是太阳从西边出来,简直奇迹。
为什么这样说呢,你接着看。
前边你已经知道了,他很笨。笨,在人际交往中的表现,就是情商低。给你说两个例子,你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当时新皇继位,难免会跟大臣们客气客气,你们说说我有什么不足之处,有哪里需要改正,尽管说,求直言。就好像今天,新来了一个领导,也肯定会说这么几句话:希望我们大家,一起把工作做好,我呢,有什么不到之处,有什么地方做错了,尽管提。
碰到这样的问题的时候,稍微有点智商,懂点人情事理的人,都会象征性的说两句,皇上您不爱惜自己的身体啊这样的话,然后就过去了。
但是曾涤生呢?
直愣愣的上书三条,说皇上①小事精明,大事糊涂;②徒尚文饰;③刚愎自用。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皇上你老人家,平时对那些大是大非,不予解决,却爱挑细枝末节的一些小毛病;说让我们直言上书,可是这么多人给你提了意见,你却一条都没采用,反而是所有的事情,继续按照自己的意思来,丝毫不改。
你想想,这样的话,即使是现在,我们直接说给身边的同事朋友,他也会翻脸的吧,何况是你的领导呢?可是,曾涤生就这么愣头青一样地,给皇上提了三条意见。
据说,当时皇上,看完他的奏折之后,是一把把奏折摔倒了地上,要不是身边的人劝,差点杀了曾涤生。
你看,他对皇上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对同僚了。这样的话,他当然就在官场混不好嘛,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积泪涨江”,我这一肚子委屈的泪水,让江水都上涨了。如果让你来评判,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是正人君子还是政治白痴?
看完整本书后,我的想法是这样的:他这个人,一直在用自己的道德标准,不仅要求自己,而且要求别人,但是他的道德标准,实在是太高了,这样就势必引起别人的反感。
就像现在的我们,在网上也总会看到某些评论,总是把自己摆在道德的至高点,任意批评别人,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也就是这样了。
比如明朝的海瑞,简直是道德楷模,朝廷发的饷银不够吃饭,就自己在院子里种菜,那时候他要是上街买肉,就是个轰动性的新闻。世人都知道你清廉,但有什么用呢?正如晚年海瑞的复出,也仅仅只是当个典范,做做样子而已。所以,当年明月才会写下“你是个好人,但没什么用”这样的评语。
03
故事到这里还没完,前面曾涤生在京十二年之后,老母亲去世了,要回家丁忧守制,正巧这时候,赶上爆发了一场全国性的农民起义,皇上告诉他:你也别在家了,赶紧给我组织民兵,去打那些起义军。
他便在家乡,召集了一伙人,雄心勃勃的奔向了战场。但是,你想啊,打仗打的主要是经济,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你一个外地人,跑到人家地面上打仗,是要当地军官给你调配粮草的,但是他这样的性格,肯定要碰一鼻子灰啊。
而且当时皇上,还没有给他正式的身份,相当于你没有权利,皇帝却要你带兵打仗,当然就没人重视你啊。就这样憋屈的过了四年,他的父亲有去世了,按照惯例,他又是上书皇帝,我要回家守丧去了,然后没等批准,径直回家了。你可以想象,在那时的环境下,天地君亲师,皇家要比自家重要,他径直回家,就能知道这几年,他过得有多憋屈。
皇帝当然不能让他回去了啊,这正打仗呢,你回什么家。接着曾涤生便把这几年的委屈,窝囊气,一块儿的报告给了皇帝,声称“你要是不给我督抚大权,老子不干了”。
这一来二去的,农民起义军,眼看就被打翻在地,被镇压了,皇帝心想“哦,这暴乱都快平了,你还跟我这较劲,行了,那你在家呆着吧,别来了”。相当于间接性的剥夺了他的兵权。
接下来的两年,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两年,也是一个最重要的转折点。
人往往在一生当中,都会有这么一个时刻,就好像,王阳明在贵州的龙场悟道、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的见性成佛。
在这两年中,他想了很多问题,仔细思考了这些年的经历,为什么屡屡不如意,最后他终于想通了,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昔年自负本领甚大,可屈可伸,可行可藏,没见得人家不是。自丁巳、戊午大悔大悟之后,乃知自己全无本领,凡事都能见得人家有几分是处,故自戊午之后,与四十岁前迥不相同。
之后的人生中,他简直变了一个人一般,为人处世不再那么僵硬,以前的他简直就是方的,这之后,甚至有人说他是圆融。举一个例子,你就知道了。
复出之后,继续带兵打仗,打下一城之后,士兵们总是会去抢些钱财,他却很少管。有一次赶上他过生日,手下的一名大将,抬来了十六箱珠宝,他是怎么做的呢?
他说:吖,你拿来这么多,太贵重了,我不是全不收,我只收一样,收什么呢,我自己挑。然后他仅仅挑了一顶小帽,这过程中,并没有问,你这些珠宝哪来的啊,什么都没问。
你完全可以看出,他前后的不同,如果说以前,他是个道学先生,那现在应该算是和光同尘。他知道了只有海纳百川,兼收并蓄,才能调动更多的力量。
事后,他是这么说的,我觉得很精彩:“我不愿意当个清官,人皆好美名,如果美名归我,那不美之名就要落到他人身上,那样的话,盖难为情!”。
04
好了,故事讲到这里,就差不多了。很多人应该都应该知道,这个曾涤生,就是曾国藩,曾文正公,一等毅勇侯。在大清朝风雨飘摇的时候,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倒悬,使得腐败的清朝,有了一个“同治中兴”,有了这么一个喘息的机会。
他功高盖古,自建湘军,扶危济困,在平定了太平天国之后,又能急流勇退,解散了湘军,使得其能够善始善终。
有记载,据说平定太平天国之后,有人劝他黄袍加身,学宋太祖陈桥兵变,他回复一句:“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然后毅然而去。
有人叫他“曾剃头”,杀人的屠夫;有人称他“中国最后一个完人”,立功立德立言,而成不朽。他是如今当官的典范,也是地摊文学中成功学的代表。这样的一个人,注定有着很多的谜团。
这篇文章本来开始是想要讲一讲,他到底是如何做出的这种转变,又是如何能够以这么一个笨笨的普通人,达到这种成就,但是说着说着,就说了这么多。
只能下篇了,下篇就说说曾国藩的成功学。
我们下篇见。
下篇:曾国藩的成功学
我是柳江南
2018年写作的第5天
历史,可以好玩儿,也可以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