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廖这几天心神不定,做事都心事重重,已经第三次找错钱了,好在现在都是手机支付,不然错得更多。
看他这个样子,他老婆老丁让他出去抽支烟,这会儿也过了早餐高峰期,自己一个人在灶前张罗,也能应付。
哦,说了半天,忘记介绍老廖,老廖今年六十多,老丁比他小几岁,是老夫妻俩。
他俩在小区里开了一家早餐店,卖鱼圆面已经有6年了。
老廖是洪湖人,就是歌里唱的“洪湖水,浪打浪”的洪湖,有一手做鱼丸的祖传秘方,做鱼丸很是地道,他家鱼丸又细又白又Q弹有嚼头,鱼丸面馆一直生意不错。
老两口也没请人帮忙,从加工鱼丸,煮面卖饭,到清洁打扫,都是自己亲力亲为,虽然也有些累,天天要早起,可老两口做得浑身是劲儿。
每天早上,来吃面的人,都是在洪湖水浪打浪的歌声中享受美食。
这是老廖的一个策略:一是品牌效应,洪湖鱼米乡,鱼丸正宗。
二是寄托乡情,出门在外这么多年做生意,老家回去的稀少了,家乡只在梦里,歌声里了。
老廖年轻时是文艺爱好者,当年样板戏锻炼出来的本领,吹来弹唱样样能来两下。
偶尔,老廖还会情不自禁唱上几嗓子,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老廖是个乐天派,爱说爱唱爱笑,爱聊天,一天到晚乐呵呵的。不吃面也有小区的老人来找老廖,只为和他说说话,东扯扯西扯扯。
老丁和老廖截然相反,话很少,人很静,没听她大声说过话,更别提和谁吵架了。
按理说,一般的事都不会让老廖心事重重啊,是什么事这么严重,老廖变得六神无主的?
原来传了几年的拆迁消息,最近公布了,变成了事实。
虽然不知道具体开工日期,但是前期摸底工作已经开始。
老廖的这个面馆是铁路职工大院里,单位上沿路边搭建的平房,因陋就简,普普通通。
最大的优点是小区住户多,吃面的人都是街坊,生意做的顺心如意。再有就是房租便宜,随便做做,就够房租了,自己两口子伙食也解决了。
不然,就凭老廖他们老两口,也坚持不了六年。
这样一拆迁,没了落脚点,面馆也开不成了,到底做什么,怎么办,心里还没有定论,拆迁这个事已经像山一样,压在老廖心里,气都出不匀了。
天天早上,洪湖水浪打浪还一如既往地唱着,老廖已经好多天没有跟着来两嗓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