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文章大概写于2015年11月份(所以,不要对我要求那么高啊),有点儿长,字数有点儿多,谁愿意看就看吧,如果你看得下去的话。
我是一个妈妈,从来不敢说自己是专家,因为“家家有本儿难念的经”,因为“清官难断家务事”,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曾经管理学硕士毕业,在教师培训行业有几年的从业经验,工作过程中,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逐渐意识到相比学校,家庭才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根基所在。于是毅然放弃所有,从零开始,投身家庭教育,为寻求更加科学有效的育儿之道,工作实践的同时在中国科学研究院心理研究所学习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在职研究生课程,也与诸多家庭教育前辈专家探讨交流,博采众长。在育儿育己的道路上,我一直也在摸索,在学习,我愿意将自己的所见所学所思所感与同为父母的爸爸妈妈们分享讨论,携手找到最适合我们自己的那条育儿之路。
工作的这些年,一直也被大家称为“老师”,但其实,我心里一直都是有些惶恐的。因为老师这个称呼在我心里是崇高而伟大的。小的时候,我对老师的印象就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而且我也没有教师资格证,所以每次被称呼老师,我心里着实有点儿不踏实。但也只能这样安慰自己:虽然没有那个证儿,但我会努力去做老师真正该做的事儿:传道、授业、解惑。
现在家庭教育领域似乎达成的一个共识就是,孩子的问题都是家长的问题,孩子有问题是因为家长不会教,教错了!有家长去咨询,一些老师就会说家长这里做的不对,那里做的不好。最根本的,是连爱孩子都不会爱!然后呢,家长听了以后,幡然悔悟,后悔不该像以前那样对孩子,肠子都悔青了。再碰到孩子出现问题,有控制力的家长会先绷住,脑子里飞快地在想专家老师们教的方法该用哪个,怎么用。比方说有的讲要控制情绪,家长就把火儿使劲儿憋着,都快憋出内伤了。有的讲要共情,可家长按照老师的方法试了之后好像并不管用。这可怎么办呢?于是就又来找专家老师咨询。于是,专家老师每天忙忙碌碌,生意红红火火,家长则弄得晕晕乎乎,一头雾水。后来,专家们又说了,家庭教育最主要的不是教家长怎么教孩子,而是家长的自我成长和提高。于是家长们就开始到处听课,家庭教育的书也是不停地买买买!呵呵,这时候当当开始偷着乐了。专家老师们说的都没有错,都很有道理,我也基本都认同,老祖宗不也一直教导我们“活到老,学到老”嘛,不仅孩子,作为家长的我们也的确更应该不断地充电学习,提升自己。不过,我也很想为现在年轻的父母们叫叫屈,尤其是一边上班,一边为孩子、为家庭操碎了心的妈妈们。上有老,下有小,既要操持家务,还得帮着赚钱养家,忙得团团转,没有一刻属于自己的时间。妈妈们身上的压力这么大,孩子出了问题去咨询,却被专家指出全是自己的问题,还得连连点头称是,毕竟专家在帮你解决问题嘛。这样的家长活得真心累啊。我说这一点,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纵然孩子的问题是由于父母不恰当的教养方式造成的,但这些父母也不是成心有意那么做的,哪个父母不希望把孩子教育好呢?他们不懂,不会教育孩子是他们的错吗?因为在他们小时候,他们的父母就是用同样的方式教育他们啊。有的人该说了,这意思就该是祖父母一代的责任喽?这么一代一代责任追究下去没有任何意义,我主要的意思是想说既然家长的自我提升和成长才是孩子能否幸福的关键,那么如何才能唤醒家长们的意识,鼓励家长们自主自发地去寻求自我提升之道是不是也是广大家庭教育工作者们该思考的课题?专家老师们在给家长们做咨询指导的时候,是不是也该多理解体谅一下家长们,先对家长们共下情,舒缓一下家长的紧张和焦虑,之后再摆事实讲道理,家长们学习领悟起来效果会不会更好一点呢?如果更多的或者仅仅是指出家长的错误,只会增加一些家长的紧张和焦虑,紧张和焦虑会让这些家长更加不知所措,不能自察自省,去探索出与自己的孩子的相处之道。
我有个小侄女儿,今年八岁,在农村老家上小学二年级,从小跟我关系非常好,天天盼着我能回老家,回去了就不想让我走,有时候晚上做梦都会喊姑姑。她爸妈,也就是我弟弟和弟媳妇儿经常会说她这不行那不好的,有时候急了甚至会踹两脚。后来有一次,我跟她说,要不你跟我去北京吧。到北京的话,无论生活条件和学校教育等各方面肯定比老家好很多,但她的回答是不。放假的时候愿意来玩儿,但一直让她在北京生活她不干。我还看到过一个患有严重精神分裂症的小女孩儿做心理咨询的案例,自小父母离异跟着妈妈生活,妈妈经常对其打骂,后来在做心理咨询的时候,咨询师问她既然现在的家庭这么不好,不如换个家庭,换个妈妈,她的回答是“不能换,也换不了”。我看到这儿的时候特别震撼,真的触动到我了,现在我也想请大家一起想想为什么,究竟是为什么小女孩儿不愿意逃离对她造成那么多伤害的家?因为即便再不好,可那就是她的家啊,那就是生她养她的妈妈啊!我想说,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大多数孩子对身为父母的我们都是很宽容的,因为他们是我们的孩子,是我们生命的延续,我们之间有“爱的联结”,不是吗?在我孩子两岁多的一段时间里,我经常是到晚上九十点钟才回到家,很累,就由奶奶每天帮他洗澡。有一次,我回去了正要抱他的时候,他问我:“妈妈,你为什么不给我洗澡?为什么?”我当时一下子呆住了,被问得哑口无言。我知道这话也许是他爸爸教他说的。我不帮他洗澡可以找理由说是因为工作很累。但是,累是理由吗?工作是理由吗?孩子是我把他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我对于未成年的他就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究竟孩子重要还是工作重要?工作可以换,可以晚几年去做。那孩子的成长呢?他两岁当中的这一天过去了就是过去了,不可能停在那里等着我,也永远不可能再有机会重新来过。我们身为父母,何其有幸能参与一个生命的成长,怎能不去珍惜?过了一会儿,我抱着孩子真诚地说:“对不起,妈妈错了,以后妈妈来帮你洗澡。你原谅妈妈吗?”,他的小胳膊立马围住我的脖子说“原谅。”孩子对身为父母的我们其实要求并没有那么高,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对孩子要求那么多呢?想想,我们自己也曾经都是孩子,孩子的心,我们难道不懂吗?又有什么东西比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更重要呢?这难道不是孩子出生那一刻所有父母的心愿吗?怎么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的标准和要求就变了呢?
好了,刚才似乎有点儿太过煽情了。我想表达的另外一点是在很多家长意识到孩子的问题更多的是父母教养方式的问题,父母自我的成长提升更重要之后,千万不要陷入另外一个极端,就是过于自责,后悔当初。过去的已经过去了,后悔有用吗?能重新来过吗?以后怎么做才是正经事。同时,也不要对自己有太多的苛求,突然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都不懂,压力巨大,甚至感觉不配当爸爸妈妈,耽误了孩子的美好前程。认知主义心理学派代表人物皮亚杰认为儿童智力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儿童自身和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也提出过儿童自出生即具备了“精神胚胎”,儿童智能是自发性的。我个人虽然也认同成人教育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促进作用,但也始终相信孩子本身具备着无限的潜能的,就像有一个小宇宙,他是具备自我修复、自我成长的能力的,而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联结”正是这个小宇宙的助燃剂。尽管我们认同父母对于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但也绝不是决定性的。社会环境如此复杂,变量太多了,孩子完全有可能依靠自己或他人的力量去突破、去成长。不然,社会怎么会发展,科技人文怎么进步呢?所以,爱孩子的父母们,无需焦虑,释放压力,积极努力做好自己就够了。不然,孩子们何其敏感聪慧,您的焦虑会传递给孩子的,而紧张的情绪会抑制孩子潜能的发挥。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讲,父母也是人,更是这个社会的主体,除了在家庭中教养孩子之外,我们也应该有自己的社会责任和发展需求,也应该努力去实现自己作为一个社会人的价值。所以,我认为家庭教育是父母与子女的共成长,同进步。现在社会上对家庭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国家层面教育部也发了文件,专家们一直在说理论的发展是瓶颈,非常认同,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在实践基础上进行理论的总结和提升,应该充分发挥家长的主体作用。
现在家庭教育中流传的比较多的有成长的敏感期,延迟满足,共情,抗挫折教育等等,要么是自己看了一些畅销书,要么就是听了一些专家的讲座,似乎每个家长都能说上一点儿来。我也借一个我认为相对还比较专业的老师那里看到的案例和大家探讨一下。为避免掺杂我的主观评价,案例原文摘录如下。
家长问:“昨天带丸子上乐高课,他在公共区域玩儿自由搭建,刚搭了一点,两个大孩子下课了冲出教室来到他旁边,看了下说,咱俩刚才在这搭的怎么没了(意思是上课前他们搭的东西应该是因为他们离开了不玩儿了,就被别的孩子拆了,但没完全拆干净),丸子是坐在这两个孩子曾经搭建的对面,然后两个孩子不管三七二十一就一把把丸子搭的东西弄坏并抢了他的树和搭建块儿,丸子一下就哭了,而且哭得特别大声。两个孩子中一个看到他哭了赶紧把抢的树扔回给他,这种情况发生时,这两个大孩子的家长就在身边的,但没说一句话,遇到这种情况,我该怎么解决,怎么劝他不哭?”
“我当时是用目光追着那个抢东西的孩子,但没说什么,蹲下来跟丸子说,那个哥哥把东西还给你了,你就别哭了,咱们一起把你刚才搭的修好吧。但是不行,还是止不住。后来他发现还有零件在别的小朋友手里,就说他们还抢了我的什么什么,我就跟他说,小哥哥抢你的积木快和弄坏你搭建好的东西是不对的,我知道你心里很难过,但一直哭不能解决问题。后来也有小朋友劝他,一直哭就不帅了,总之最后就慢慢停了。继续搭,但表情依然不开心。没两分钟他的老师就来叫他上课了,他执意要让我看着他搭的东西,后来商量半天,只帮他保管几个重要的搭建零件才愿意去跟老师上课。”妈妈向专家咨询如何去约束两个大孩子。
我们来看看专家给的回复“这种冲突是无法预防的,以后可能还会有,所以去约束两个大孩子那是不可能的,我们不能让我们的孩子生活在完全没有伤害的空间,所以最好的保护是让孩子有面对挫折应对冲突的能力,您说的对(前面已经有一位老师给的指导是没有必要让孩子不哭,安抚共情就好。),没有必要急着让孩子不哭,孩子被无缘无故破坏了搭建好的积木,伤心难过生气是非常正常的,允许孩子宣泄一下自己的情绪,妈妈做好共情,等孩子情绪平复下来还可以启发孩子想一想做些什么能够帮助自己感受好一些,下次遇到这种事情怎么办,这会比思考如何约束别人的孩子有效的多。”,“那个妈妈看到自己的孩子受了委屈心里肯定是很气的,但是这是一个帮助自己的孩子提升抗挫折能力,提升冲突化解能力,还有提升情绪调节能力的机会,这么想这个事情就变成好事了,任何体验对于孩子来说,都是我们加以正向引导的契机:)”
不知道大家看完这个案例什么感受,是不是感觉这个专家说的头头是道,似乎很有道理?经过专家这么一分析,坏事儿变好事儿,还能帮助孩子提升这能力那能力的?我想再问问大家,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在你的身上,你的感受又如何?听完专家的分析,你头上那块乌云飘走了吗?我想说如果是我,我不会的。我不知道丸子小朋友具体几岁,但肯定和两个大朋友有年龄上的差距,而且是一对二,旁边还站着两个大孩子的家长!你们觉得就算下次再遇到类似的情况,他能处理得了吗?这完全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好不好,无论从年龄上,还是人数上他都处于绝对的劣势,这个时候他是需要妈妈在旁边给他强大的支撑的。而他的妈妈竟然什么都没做,只会跟他说哭解决不了问题。多可怜的孩子啊,他能不“哭得特大声”吗?丸子的哭,除了有因为受到两个大孩子欺负而感受到的委屈之外,我理解的应该多少也有些对妈妈默不做声的控诉吧!这就好比一个年轻女孩儿在外面碰到好几个流氓的骚扰,而这个时候她男朋友就在旁边,却什么都没做。只是在流氓走了之后告诉女孩儿害怕生气解决不了问题,可以想想下次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对付流氓,同时提高自己的这能力那能力。你们觉得这女孩儿听了会是什么感受?我只想说一个字:滚!有多远滚多远!有人该说了,那你说丸子的妈妈该怎么办呢?和两个大孩子的妈妈打架吗?我想说不是所有冲突都一定会以暴力收场,至少可以据理力争吧!没试过怎么知道那两个孩子妈妈就完全不通情理?即使两个大孩子和他们的妈妈蛮不讲理,丸子的妈妈为避免更严重的言语和肢体冲突,选择忍让。那么丸子也会知道至少妈妈是站在我这边的,在遇到我解决不了的事情的时候,是会帮助我的,而不是不管前面是多大的困境,都只会推我一个人去面对。也许还会反过来安慰为此而生气的妈妈。其实,对于成人的世界又何尝不是如此?总是说无法改变世界,无法改变他人,只能改变自己。我觉得纵然无法改变环境和他人,但必须得有自己的态度,不是要把所有的委屈和情绪都留给自己。我并不是说共情这个方法不好,共情是一个非常好且重要的人际沟通方法,但我觉得专家老师们是不是也该跟家长们讲明白,为什么要共情,什么情况下要共情,以及如何正确地去共情?不然学艺不精的家长们在一个不恰当的时机去共情,再共错了情,受伤害的不仍然是我们的孩子吗?
还有很多专家运用心理学上的一些实验说明要培养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或者抗挫折能力等等,而对这些实验又没讲清楚,造成一些家长盲目跟风,根本不分什么样的孩子,什么具体情况一律要延迟满足,要培养抗挫折能力,这里就不举例说明了。我想说的是,心理学实验很多都是在实验室里,控制其他无关变量的前提下进行的。心理学实验得出来的结论也并不就适用于所有的孩子。就拿众所周知讲延迟满足的棉花糖实验来说,你知道参与实验的那些孩子本身爱不爱吃棉花糖啊,也许有的根本就不爱吃,也许有的在实验之前已经吃了很多甜食,也许有的孩子甚至对棉花糖过敏。还有对参加实验的孩子成年后表现的追踪采访,一是中间隔了太长时间,另一方面成年后的报告多数是来自于实验对象的自述,而“人们愿意告诉你的和他们的真实作为之间往往有很大差距。”就是说其实这实验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专家也没有说明白这个实验其他更重要的一些方面:为什么有的孩子能够等待,有的却不能?是什么让等待成为可能?究竟是什么决定了自我控制能力?自控能力究竟多少来自于先天的遗传,多少来自后天的环境和训练?那些在4岁时未能通过棉花糖实验,但在成年后却拥有高自控力的人又是如何改变的呢?也就是说如果可以,后天有什么办法能对提高自控力达到比较好的训练效果呢?后来实验者米切尔说“通过棉花糖实验要测量的其实并不是意志力和自控力,而是比这更重要的东西。这个实验迫使孩子们找到一种方法,让局面有利于自己。他们想要第二颗棉花糖,但要怎样才能得到?”
还有以前说怀孕的时候听莫扎特的音乐能让孩子更聪明,于是铺天盖地都是莫扎特的音乐胎教,可后来有人反复做实验证明根本没用。
关于敏感期,我认为各个敏感期与儿童的年龄之间只能说有一个大致的对应关系,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匹配,武断地说哪个年龄阶段是儿童哪项发展的关键期和敏感期,甚至错过就无法弥补,并不科学。
高质量陪伴。有些专家说只要和孩子的心在一起,每天有个十五分钟高质量的陪伴,亲子关系就会很好。我认识一位用心做阅读推广的妈妈,她说在孩子两岁多给孩子讲《猜猜我有多爱你》这本绘本时,小兔子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表达了对大兔子的爱,而她的孩子听完之后说“妈妈,我爱你在我的心里。”她说,如果没有和孩子长时间的相处、陪伴、玩耍,她的孩子不可能在两岁多的时候说出这样的话。如果没有一定时间的互动交流,每天就十五分钟,孩子可能对你敞开心扉吗?心又如何能够在一起?
无条件接纳,父母在孩子面前不能吵架。你们觉得当我们内心有情绪,却生生控制着不表现出来,孩子们一点也感觉不到吗?我孩子三岁左右的时候拿笔在纸上胡乱地画了几笔,我问他:“你画的什么呀?”他说:“太阳。”他奶奶在旁边看了要拿过孩子手中的笔,说:“你画的那叫什么太阳啊,你看我给你画一个。”孩子不干。我这时候说:“哇,原来你画的是太阳啊,真漂亮!”他又转头问奶奶“漂亮吗?”,奶奶这时候也赶紧一边点头一边附和说“漂亮!漂亮!”,没想到他转过身来跟我说了一句:“奶奶觉得不漂亮!”。还有一次是奶奶接他放学,回家的路上孩子嘴里一直念叨妈妈什么时候回来之类的。奶奶就问:“你是不是很喜欢妈妈?”他说:“是的。”,然后还没等奶奶再问什么,马上补了一句:“我也很喜欢奶奶。”呵呵,我想说的是孩子们其实都很敏感,假如我们为了保护孩子而不让他们了解我们的真实感受,那么孩子通常都会察觉出我们在隐瞒什么,而这会让他们更加紧张。当然,如果我们在孩子面前完全丧失理智的控制,大吼大叫、捶胸顿足,甚至大打出手,哭个死去活来的,又很容易吓到他们。所以我觉得应该给孩子树立的榜样是:可以自由地表达情绪,但表达的方式并不吓人,更不会伤害他人。我们也必须在生活中让孩子们看到身为人类所自然拥有的各种情绪,包括愤怒和悲伤。
还有讲夫妻关系中爱的五种语言,其实爱的语言何止千万种,简单来说就一个原则:投其所好,而增加彼此的了解才是关键。又有几位专家讲到了爱的五种语言背后的心理学依据是行为可以改变态度,最著名的是菲利普.津巴多的模拟监狱实验。
很多心理学实验的结论都是从统计意义上来说的,也就是说即使证明了是正确的结论也只适用于大多数人或者绝大多数人,也许你家孩子就是那1%的特例或天才呢?所以我希望家长们不要迷信别人嘴里的心理学,对待孩子的问题,一定要具备科学的谨慎态度:“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呵呵,这时候估计有人想问,照你说的,专家老师和心理学实验都不能信,那我们该怎么办?该相信谁呢?下面我想再通过一个案例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位2007年9月份出生的8岁男孩妈妈连续三次提问:第一次问的是她把儿子从记事起一直抓着睡觉,走到哪里都带着的小毯子弄丢了,儿子想起来每次都大哭。不知道究竟要不要再去韩国买个一模一样的,还是让孩子意识到有些东西丢了就找不回来了究竟哪种方式对孩子来说更好。这个妈妈也提到了知道要和孩子共情,但依然很困惑。第二次是关于孩子玩儿游戏的问题,家长规定只有周末两天能玩儿,每天半小时,孩子提出每天用iPad签个到,这样就可以领到游戏中的各种赠品武器,只需5分钟,家长不知道该不该答应孩子的要求。第三次是上体育课孩子被同学用膝盖顶了一下,老师通知把孩子接走。家长回家给孩子擦了药,孩子提出要在家休息,最后沟通的结果是在家吃完午饭再回学校。妈妈困惑自己的做法是否正确,是否应该抹完药就送去学校,打消孩子有点儿疼就回家休息的想法。
在对这些问题的追问过程中,我慢慢发现一个最根本的问题,不是这个妈妈不知道该用什么方法教育自己的孩子,而是这个妈妈对孩子根本不了解!或者说了解得不够!尤其是最后一个问题的时候,我问她老师通知家长让接走孩子,到底是因为孩子确实被顶的比较严重,还是孩子向老师提出来要回家?家长说不知道,一年级的时候因为孩子说头疼接回来过一次。就像这一次到底该不该立马送孩子回学校,不是应该根据孩子的伤势情况决定吗?如果确实伤得比较重,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去医院接受治疗啊,如果仅仅是孩子找的借口,是不是该找到孩子这种行为背后的原因再对症下药呢?而这个妈妈对这些状态都分辨不出的话,别人又如何能给与正确有效的建议呢?她这样“有病乱投医”,能真正地帮到孩子吗?所以我给她的建议只能是多增加跟孩子的亲子互动和感情交流,多多去了解自己的孩子!专家也许懂的知识很多,经验很丰富,但再好的方法也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任何一个专家能比父母更了解自己的孩子,父母与子女之间爱的联结,真情的互动会产生巨大的能量,启发我们去思考。只有父母更了解自己的孩子,才能解开孩子的心结,找到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教养心法。
下面这个真实故事里的妈妈就给我们做了最好的示范:我的一个好朋友,在儿子小学时,她们的亲子关系非常紧张。孩子经常在学校闯祸,成绩也不好,被老师告各种状。她不胜其烦,最怕接老师的电话,而一发生这种情况,她每次都是责备孩子。孩子慢慢地就不跟她说话了,母子之间的温度接近冰点。她也转向教育专家求助,老师给她开了几个药方,其中第一是把嘴巴贴上封条,第二是用放大镜找孩子的优点。她特别为难,嘴巴也闭不上,优点也找不到。万难之中,她想了一个办法,每天开车送孩子上学,跟孩子告别时,对孩子说一句“妈妈爱你”。当时孩子一直坐在车后座上,一路沉默。当她第一天说这句话时,孩子还是像往常一样咣当一声关上车门,没有任何反应。她一个人在车里哭的稀里哗啦……她坚持了一周,第二周的时候,孩子还是不说话,但是已经从后座坐到了副驾驶座上。她看到了孩子与她的距离在拉近。又过了一段时间,她接孩子放学,孩子一开车门,就气呼呼地说:“气死我了!老师又批评我……”儿子说了什么,她基本没听懂,但是她听出来孩子觉得受了委屈,在孩子说的时候,她在脑子里飞速地琢磨该怎么回应,她决定不再用原来的方式回应,要站在孩子一边,让孩子感到妈妈的接纳与爱。于是,她重重地用手砸向方向盘,汽车喇叭响得震天:“太不像话了!这么冤枉我儿子,走,找她算账去!”说着,她推开了车门。其实,此时此刻,她心里一点儿底儿都没有,万一儿子真的跟她去找老师,这个场可怎么收!这时,她感到了儿子的手拉住了她的胳膊,喊道:“妈,妈,别激动。其实也不全是老师的错,我也有错。”她的心顷刻间就放下了,她意识到,儿子回来了。儿子说:“这次先让着老师,下次再这样,您就去找她去。”从这一次开始,她和儿子之间的关系被修复了……
最后分享一句话给大家,“人的最终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当然,这不是我说的,不知道而又想知道的是谁说的朋友自己去查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