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篇文章的开头,杰德引用了圣雄甘地的一句经典——一个谬误不会因为成倍的宣传而成为真相,真相也不会因为没人看到就变成谬误。
杰德在这篇文章中对宗教进行了批判,我摘取其中的精彩观点予以分享,但不宜作浅析。
关于一神论宗教,我只能泛泛而谈,因为每当我俯身下去仔细研究,都会迷失在那堆烂泥中,然后不得不抽身出来。换一个不那么隐晦的说法,在宇宙主导论中,我只了解一件事:宇宙主导论中的一切都无法被理解。在这片漫无止境的泥沼中,清晰明了不可能存在,除了更多的泥沼,其他的一切都不可能存在。这就是为什么科学家、学者和哲学家可以不断地在里面又挖又钻又筛的,却一直无法到达尽头。
你可以说这片泥沼的居民把眼睛闭上了,或者他们被迷雾遮住了双眼,不过结果是一样的:没人看得见任何东西,包括这个事实本身。
在这片泥沼中,永远没有任何事物说得通。所以,我们在本书中不和泥巴纠缠——在信念的层次和信念交手,没有任何意义。我们也不需要一方面借用信念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又证明它们无效。
信念系统大致分为四个类别:哲学、科学、 灵性和宗教。宗教是其中最强大的一个,因为它主要诉诸情绪。然而,它也是最不可靠的,而且需要最多外在材料来强化。
一神论宗教在智性上的贫乏,让它们只能藉由人为手段让自己屹立不倒。这个手段就是情绪,而这种情绪就是恐惧。
当然,归根结底,哲学、科学和灵性没有比宗教好到哪里去。没有“光”这种东西,柏拉图弹的是空气吉他,静心也没法带你到任何地方,因为没有任何地方可去。科学家也许觉得他们是头脑最清楚、最不容易被骗的,因为事实站在他们这一边,但他们的事实全写在一只巨大的乌龟背上。
一神论世界观的特征是“有一个全能的神”,而这种说法非常接近“这个全能的神就是解释一切的理论”——第一推动者,无因之因,支撑一切,本身却没有支撑物的神奇乌龟。
是的,这说不通,但它根本不需要说得通,这就是其中的神奇之处。宗教无须自食其力,因为有数百万嗷嗷待哺的信徒用情绪支撑着它。
这并不是说,宗教那里什么都没有。如果,就像之前说的,所有宗教都包含一个核心真相,那么,支撑宗教体验的现实与支撑一切的现实一定是同一个——照亮一切的智慧、能量、流动和阻碍、共同创造,我们与那绝对且永无谬误的存在的直接连结。我们愿意臣服并将自我削弱到什么程度,就能被这个照亮一切的智慧引领、教导与滋养到什么程度。
在圣书中,随处可以看到这种臣服。这是存在的根本现实,无论在上面堆积了多少自我,任何人都应该能够看到它。每个人都可以看到模式展开、愿望显化、祈祷被响应,关键在于看见到底什么是存在的,如此而已。只要关注存在的就够了,我们不需要利用它作为基础,建造蹩脚的信念系统。这就是泥沼里的人不知道的事。他们不知道真相存在,不知道他们不需要编造一个出来。
PS:
杰德的文字有些晦涩难懂,我对他倡导的意识主导论略作补充说明,便于朋友们理解。
按照杰德的说法,现实世界中绝大部分人都是生活在宇宙主导论中,他把这种模式的生活状态比喻为泥沼,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眼睛被遮蔽了,看不到真相。而他所生活的意识主导论世界,是一个整体,他臣服于所有的显现,没有好与不好之分。这其实就是一元论世界。觉醒了的人就是生活在一元论世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