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故事--你与孩子建立亲密关系最好的桥梁

“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才能有出息”。

“上课一定要认真听讲,不能有小动作,不可以走神儿,否则……”

吧啦吧啦吧啦*******

你的初心是好的--为了孩子好,孩子真的能听进去吗?最近每当我刚要张口对娃讲“大道理”的时候,娃甚至直接捂耳朵表示抗议,其实我想说什么她早已心知肚明。


尤其近期北京的娃娃们已经居家上课一个月了,很多父母早已暴跳如雷,甚至崩溃。都说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在学习这件事情上父母与孩子真的就不能“和平共处”吗?


最近,我新学到了一个小本领,给孩子讲故事。你可能会说,你每天都给孩子讲故事啊,此故事非彼故事,请继续往下看。


这还要从闺蜜送我的新书《讲道理不如讲故事》说起,“道理”我们都懂,包括孩子,但是讲大道理没有谁愿意听,同样也包括孩子。故事的效果就大不一样喽!


Hedda也是居家学习一段时间了,前两天有一次写作业写烦了,开始有点要耍脾气的架势。就在这时,姥爷打电话来问什么时候下课,中午亲自做了凉皮让我们下课后过去吃。我刚要跟娃讲道理的一瞬间想起来最近看的这本书中讲到,类似这样的时刻讲道理不如讲故事,我便停顿了下,“有一个漂亮的小女孩儿……”,此时已经明显能够感受到Hedda情绪的转变,坐在椅子上瞪着两只大眼睛望着我,我接着说:“她的姥爷为她亲手做了她爱吃的凉皮,嗯~~不知道她想不想去呢?”娃要发脾气的影子已经消失不见了,开始笑嘻嘻地说:“当然要了。”还没等我说话,她便开始写了剩下的作业。


其实,我这算不上故事,只是把事情复述了一遍而已,如果把主人公变换成小动物,用类似的事情将其讲出来,我想效果一定会翻倍。


《讲道理不如讲故事》中分九个章节对如何讲故事进行了讲述,让我对如何为孩子讲故事有了颠覆性的认识。


作者在书中提到,当孩子说“给我讲个故事吧”,其实他想要的不是故事,而是你的关注。每当孩子想听故事的时候,我们通常想郑重其事的给孩子讲一个富有深意的经典故事,这当然是好的,其实,这个时候故事可以很简单,如果是和我们有着直接的关联就更好了,因为孩子想听的不是故事本身,讲故事的过程使我们和孩子的关系更亲近了,他要的是我们对他的关注,这是故事机永远不能做到的。


莎士比亚说:“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那么一千个人中就有一千种讲故事的方法。你不是不会讲故事,只是你没有发掘而已。小时候你一定玩过过家家吧,那不就是一个个简短的小故事吗?还是贴近我们生活的故事。家中孩子的每一个玩具,每一个玩偶都是你给孩子讲故事很好的道具哦。


讲故事不是单向付出,而是双向回馈。是你和孩子建立亲密关系最好的桥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