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则故事讲"周相吕仓见客于周君",为什么见?这篇给出答案,"周文君免士工师藉"后"君有闵闵之心"而引起的。吕仓请的客卿对周文君讲了什么?"国必有诽誉,忠臣令诽在己,誉在上"。什么意思?周君免了工师藉,对这件事感到有点忧虑。吕仓请的说客对周君说,国家(周君王)每做一件事,人们必定会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赞美,有的反对,问题是看臣子的表现,忠臣的话把责任自己扛起来,把荣誉或者说赞美给君王。
为了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他举了三个事例。
一是"宋君夺民时以为台,而民非之,无忠臣以掩盖之也。子罕释相为司空,民非子罕而善其君"。说宋国的君王抢夺老百姓的耕种时间修筑高台供自己游乐,老百姓对这件事非常不满,沒有大臣站出来对这件事承担责任。最后,国相子罕辞去相位改任司空,对这件事负责,老百姓就把矛头指向子罕,称赞宋君了。
二是"齐桓公宫中七市,女闾七百,国人非之。管仲故为三归之家,以掩桓公,非自伤于民也"。说齐桓公在宫中开了七个淫邪场所,并且养了700个妓女,齐国老百姓认为这事匪夷所思,对桓公很不满。齐相管仲于是在自己家筑了三归台,目的为桓公掩饰过错,这样老百姓就对管仲有了看法,并不是管仲自己有意伤害老百姓。
三是"《春秋》记臣弑君者以百数,皆大臣见誉者也。故大臣得誉,非国家之美也。故众庶成强,增积成山"。说《春秋》中记载的臣子杀君王的事情多了去了,都是很受老百姓赞誊的臣子。所以说,臣子得誉,对国家来说沒有好处。所谓众庶成强,增积成山就是这个道理。
听了吕仓说客的意见,周君便吃了定心丸。认为自己免工师藉换吕仓是做了一件正确的事,也就不再有"闵闵之心"了。
这则故事有几个人物值得说一下。
一是当事人工师藉。这个人上篇讲了好多,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只会做不会说,不谙官场规则,不懂得变通,所以结果不言而喻。连自己的官都保不住,又怎能为老百姓办事?或许办事不一定要做官,可他也找说客了,可见,他的内心还是看重这个职位的,悲剧的是他实在不是这快料。他的最大特点是群众基础好,这也恰恰成为他被免的唯一理由。这是否为那些只做事而不会疏通关系的人提个醒呢?
二是吕仓。这个人投机取巧,善于洞察先机,他的最大特点是知人善任。他的心思全用在官场的左右逢源、阿谀奉承,有多少心思用在实实际际的干事上,不得而知。也许这也是他和工师藉最大的不同,先做官后做事。问题是他的这样一种价值观,又怎能心怀万民?从他的处事以及他找的说客便可见一斑。
三是吕仓说客。这个人大家都认为思维清晰、能言善辩、不辱使命。但他毫无是非观念,没有大局意识,无刚正不阿、直面问题的毫气,为了完成吕仓的请求,不从国家利益出发考虑问题,相反混淆视听,助纣为虐。所列事例无一可歌可泣,全为上梁不正夺民时以为台、宫中为市女闾七百、杀君罔上,沽名钓誉、文过饰非之事。这种人是最可怕的,也是最可恨的。明知道不可为而为之,还要找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坏透了。我们生活中有多少人不明不白地毁于这类人手中,值得警醒!
四是周文君。行事不周,兼听不明,与民争时,与臣争誉,十足的庸君。有这样一个君王,也是件悲催的事,所以工师藉被免未偿不是件好事。
《周相吕仓见客于周君》《周文君免士工师藉》这两则故事,给人以太多的启示,身处职场,能从中借取什么?见仁见智。不管怎样,我们都要有一颗大我之心,做到问心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