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2-24千课万人听课感想
——以《一丝暖千年》主题单元项目课程为例
曲懿 杭州师范大学东城实验学校
在本次千课万人的第六篇章——跨学科学习:传承优秀传统工艺这一单元中,由两位朱特携三位美女教师共同打造的《一丝暖千年》主题课程,深深的打动了我。让我不仅看到两位特级教师对于单元课程开发的别有用心,更让我感受到三位上课老师在名师团队的引领下带来三节既有独立成章,又相互贯穿的精彩课堂演绎。这次单元课程不仅给本次上课的海创六年级孩子带来了终身难忘的江南丝主题学习活动,更给台下的老师甚至是全国美术教师以如何开展单元课程教学以示范与引领。
该主题单元活动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丝丝入扣》、《丝织华章》、《锦绣新风》,《丝丝入扣》主要是认识丝绸的起源,感知古人的智慧;《丝织华章》主要是研习经纬工艺,领悟丝路精神;《锦绣新风》则是将古风之美融合当代元素,创意时尚风采。三个篇章从一根丝、一块布和一件衣的递进和演变过程中组合成为一个单元整体,让学生在充分的生活和文化情境中完成探究和体验,实现美术核心素养的形成。
接下来我将结合课标,谈谈我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生发的几点感悟。
一.开展跨学科学习 提高综合素养
《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强化课程协同育人功能。
伍博士在本次千课万人的名师慧语里提到:回到“跨学科”的源头,从追问“为什么要跨学科”开始。我在思考,跨学科的本质是为了适应人的发展。在教学中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使学生能够在更广阔的知识背景中理解和应用知识。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丝丝入扣》中为什么要把蚕茧煮一煮后进行拉丝,是结合了小学科学学科中学习的课程内容,沸水煮过的蚕茧可以软化丝胶,便于抽丝,避免了蚕丝之间的黏连和打结,从而提高抽丝效率。用细细的桑蚕丝悬挂多把剪刀和毛刷之类的重物,是结合了力学和材料科学的原理。这些特性使得蚕丝在多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从一节美术课的探究活动中,学生综合运用到多学科知识,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今后在其他学科的探究中将所有学科知识形成知识链和知识群以及知识库。
二.传承优秀传统工艺 争做时代审美新人
《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第三学段的学习任务4中指出:引导学生学会利用不同工具材料,学习制作或创作工艺品,体会传统工艺“守正创新”的内涵与意义。
在该单元的项目学习中,《丝织华章》、《锦绣新风》两节课都让学生亲自体验了不同的传统工艺。例如《丝织华章》中的学习活动一:探索古代中国的织造技艺,以及在学习活动三种对织机的亲自动手体验。学生不仅在视觉审美上得到了提升,更从亲身的体验中,对传统技艺之美产生了深刻的文化理解。再如《锦绣新风》中教师通过对国风服饰的欣赏,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服饰独特的美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并将传统服饰中美的元素,与现代服饰相结合,创造属于自己独特审美的,具有时代特性的融创服饰。
小结
通过对本次千课万人精彩的单元课程学习,我深深的感受到,随着义务教育新课标、新教材的全面使用,大单元教学已经是我们今后教学的趋势,大单元教学强调知识的整体性、连贯性和应用性,旨在通过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跨学科整合能力。通时,大单元教学要求教师具备更高的专业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成长,创新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模式,以适应新时代的教育理念和实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