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辈的人对故乡有着最原始的爱

前段时间,旁系的大伯在微信组了一个群,群员都是同一个村里的,而且都是长辈,我爸也在里面。一开始我只是简单地认为这只是个长辈们交流的群,并不太在意。

随着群成员不断增多,好多十几年未见的亲友都在群里找得到。在此之前,我完全想象不到,一个座落在五线小城市的偏远山区村落,有一群年过半百的“乡里人”,在微信上,互相问好。

感叹微信普及之快之余,也手动为长辈们关切故土,关怀下一代点赞。一些离开农村30多年的乡亲,不断在群上询问村里的现状,有没有通好了公路,孩子读书环境怎么样......

当知道母校教学基础设施如此破烂不堪后,大伯和几位热心的乡亲发起了为“改善村小学教学设施,给孩子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的倡仪书。

倡仪书在群里发起后,得到大家一致的赞同。当年被他父亲赶出村的大伯,第一个带头捐款。

好快,捐款人数已达到50人了。原本大家一致推举大伯作为善款监督人,不过大伯说:“我已经离开30多年了,再加上甚少回去,还是由XX来负责吧。”

有心人做事绝不会拖泥带水,很快就开好一张新的农村信用卡。当我在群里看到他们在讨论开新卡如何激活,网银需不需要开通的时候,我不觉得可笑,反而被他们淳朴的话语感动得不能自已。因为关心得真切,所以从不顾忌是否会惹人笑话。

群里每天都公布捐款明细,使用情况,短信截图,我也为负责人的用心良苦、细致尽责的义务付出感到由衷的佩服。

我也想不透,白天5点起来摘果,晚上上门维修电器的老爸怎么还会有时间、有精力去帮忙选购家具,风扇。这大抵就是老一辈人对故土最深切的爱吧。

烈日当空下,我爸和几位乡亲一起风风火火地将这些“心意”送到小学,还顺便合了影。

我看了照片,大为触动,就在群里提议说可以把这个事情写一个文章,发到我们县城一个比较出名的论坛网站,多宣传一下,引起关注,带动村里的发展。

这也许是我能做的唯一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吧,可是等我下班后,已经有一个有心人写好了文章,并且发布了。

我勒个去,这个效率,我说比一般的政企机关的办事效率高出好几倍,一点也不过分。

村委会的人被乡亲们自发的善举“惊动”了,也加进了群。不过被诟病了二十多年来都无所作为的村委会,在微信群里自然而言不敢实名出现。

有了”话事人”进来,乡亲们纷纷出言划策,希望村委能干点实事,带动村里的经济发展。不过在民意之下,几个村委也只是“忽悠”几番,并没有落到实处。

于是,有人提议群名实名制,不更改名字的踢出本群。

隔天,原本一百多号人的群,缩减至73人。

他们说,都是自家人,连名字都不敢显露出来的人,就没必要在这胡混了。

可细心的人看到捐款明细表,人数比群员还多,负责人就说,好多捐款的人,年纪太大了,不会玩微信,说能尽点心意就好。

几十年,一眨眼就过去了。曾经幼年无知的人,或位高权重,或事业有成,或远嫁他乡,或扎根故土,虽境况不一,但同样心系故里,只想家乡能更好。

最近他们在提议修补已经烂掉好多年的公路,正一边计划着发动更多的乡里献出爱心,募集善款,一边推动村委,通过政策推动和落实这件事,争取政府拨款。

忽然觉得,现在这一辈的孩子真幸福,有这样一群善丈人翁在默默关怀着。

相信未来,村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浮躁的生活让我差一点忘记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在追名逐利的现实世界里,你的内心是不是渐渐变得麻木,来自四面八方的无形的...
    小柒学长阅读 304评论 2 3
  • 东野圭吾 嫌疑人X的献身 结束这本书大约在一星期之前。不对,也好像是驾驶证考完之后。大约不是很清楚了,内容却是依然...
    志敏E阅读 210评论 0 0
  • 在电影《驴得水》里,当真相大明、所有谎言被揭穿后,孙佳和校长对话的那一幕让我记忆尤深。 为了安慰女儿,让她安心离开...
    丸丸笑阅读 406评论 0 1
  • 早在2001年日本卫生厅出了份医学报告指出: 平躺仰卧对所有器官最好;平躺仰卧进入深睡眠最快、最长;深睡眠越长,生...
    依丽兰阅读 63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