舵舟21天读书计划之《格鲁夫给经理人的第一课》
第19天 李月立打卡
——————————
收获一:
我们在工作上的行为,主要也受着如下三项无形但极具效力的因素控制:
(1)自由市场因素。
(2)契约义务。
(3)文化价值观。
收获二:
如果企业活动可单纯依靠自由市场因素运作,那么管理几乎无用武之地。
如果是契约义务主导行为,便需由管理单位负责规则的制定及修改以确保大家都依规定行事,评估绩效并设法改进。
但在文化价值观主导行为的层次上,经理阶层必须负责发展出一套组织内共享的价值观、目标以及行事准则,以建立个体对组织的信赖。
收获三:
不要误以为文化价值观是最好的控制模式。控制模式必须因时制宜,一药不能治百疾。以文化价值观来引导轮胎的买卖或是税费的征收只会弄得一团糟。在每种不同的情况下,都会有一种最适当的控制模式。如何找出此模式并加以运用,便是经理人的责任。
收获四:
激励是用来提高绩效的,而不是改变一个人的情绪或者态度。
“态度”并不是我们要的产出或结果。我们追求的是下属有更卓越的表现。
激励要能产生效能,必须要当事人发自内心表现。而经理人所能做的只是创造出适当的环境,让受到激励的人能好好表现。
收获五:
基本需求、安全感、归属感和认同感、地位和尊重的激励来源一旦在需求满足之后便不再生效,但自我实现将不断地激励个体往上突破。
当个体丧失了自我挑战的动力时,管理者必须动脑筋去创造让这种动力源源不绝的环境。如果我们想要让员工都能提升自我实现需求的层次,必须先创造出一个讲求产出的环境。
经理人在引进竞技精神时,必须注意的一点:必须站在下属的立场看下属的工作,帮他设定衡量指标,找好对手并指定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