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M与男友是大学情侣,毕业后小M很顺利的找到工作。虽然身居小城,但福利待遇很好,淳朴的同事们考虑她一个女生异乡工作,对其颇为照顾。男友顺利考入更远的异地学校攻读硕士学位。俩人虽相隔天南海北,但乐观的小M对未来一样充满信心。
每一次假期,小M男友总会在赶回家之前先去看小M,距离没有让俩人的感情变淡,对每一次的会面都充满了期待。分别的伤感会被下一次见面的期待所取代。
时光飞逝,男友临近毕业,他心思有些浮躁,思想压力也很大,他告诉小M自己没时间和她联系,他要泡图书馆查资料,准备论文、准备简历,找工作......需要忙很多东西。小M经历过毕业前夕的迷茫与无助,她为他担心,也十分体谅,不想和她聊天,她就乖乖的,给予他时间,不给男友添乱。
毕业前最后一个假期了,男友之前就告诉小M,他不想去小M工作的城市,他想直接回家,而且,男友直白的说,这一次似乎没有那么想她。在小M的执着要求下,男友最终还是来了她工作的城市。
两个人在一个小小的咖啡厅见了面,有些冷漠而生疏。男友说,自己现在压力很大,因为面临找工作,他不想来小M所在这个城市,因为这城市太小。
小M说她不会逼他来这座城市,他想找个什么样子的工作就按着自己的心意去做就好,不用担心、顾及她。
言谈之间,男友又提到一件事情,直言如果小M不能生小孩,他绝对不会和她在一起。
小M之前做过一个小型的妇科手术,恢复良好,医生断言对未来生育没有任何影响。可男友的话像一盆凉水倾盆而下,曾经她那般自信,哪怕全世界都不喜欢他,但他永远不会。
可现实有时很可笑,作为局外人,小M完全可以理解男友的话,不能生育别说他不会同意,即使是她自己也不会绊住他的,可作为相恋多年的恋人,没有一句关心的话,甚至连了解都不曾去做,就直白的说出最坏的情形。她突然觉得好好伤心,眼前的人好陌生,但依然坚强的滴泪未流。
小M说俩人都先冷静一下,先过年吧,年后再说。平静的道别,回去后给闺蜜打电话,哭得难以自抑。瘦弱的姑娘,骨子里有最坚强的灵魂。
如果作为结婚对象而言,她男友的条件并没有多好,就只关系复杂的重组家庭这一项就让小M的父母顾虑重重。而且,家里非常不富裕,几乎没经济基础。虽然学历高于小M,可小M的父母觉得光那个复杂的家庭关系,小M未来就要承担很多东西。他们担心女儿吃苦。
可扛不住自己女儿坚定的喜欢,只要孩子坚定的喜欢,退让的永远是父母。
小M曾对未来充满无限期待,她早就为他考虑了他们的未来。如果俩人之间要取舍,小M不会留恋小城的安逸生活,会毅然决然辞职随他而去,他在哪儿家在哪儿。小M不怕重新开始,她相信只要两人相爱,没什么可以阻碍她寻爱的步伐。
她劝服了自己的父母,甚至可以舍弃自己稳定的工作,追随他天涯海角,可却从未想过也许在他的人生规划中,根本就没有她。
多年的感情啊,她有些舍不得。如果是男友说的那些理由,她都可以克服,那些问题都不是问题,可...
“可万一这些都是托词呢,只是他变心了呢。”她好友问道。
小M说,其实,如果是他一时的迷茫不得志,她可以陪他一起成长,一同经历;可如果真的是他变了心,她想想自己也可以接受,但直白的告诉她就好,不要去找这样那样的理由。因为那些理由她真的会很认真的去想,去努力想办法解决;而他的嫌弃却会让她很伤心,会让她质疑自己多年的坚守。周围的同事多次要给她介绍好男孩,都被她拒绝了,她要坚守自己的爱情。
她理解的爱情是相濡以沫,是不离不弃。只是,看起来,他们认定的爱情有些不一样。
教堂里结婚的誓词“无论是顺境或是逆境、富裕或贫穷、健康或疾病、快乐或忧愁,我将永远爱着您、珍惜您,对您忠实,直到永永远远。”
她不是基督教徒,但她对爱情一向虔诚。爱情中的利己选择,可以被理解,只是难以被接受。
乐观、洒脱的她可以接受因为不爱,可以接受因为没信心跨越现实,但很难接受搪塞的借口,尤其被攻击最脆弱的地方。因为会质疑自己的选择,会怀疑自己的坚守。
很多时候,俩人缘分尽了,好聚好散,分开就分开吧。世间故人心易变,莫道恶言伤人心。毕竟曾爱过,即使不能携手同行,但请给最初的爱留个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