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回到家,拿出了给小孩买的国学书,开始小孩很高兴,领着他读了几页后,发现他只对书中的图画感兴趣,就边念边给他指着图画讲。过了一会他就不感兴趣了,就要走。这时我想到了小家伙爱看视频,有时候给他自己录像,还没录完就跑过来要看。于是我就找出了《弟子规》的动画片给他看,跟看书一样,开始有兴趣,过了一会就说爸爸换一个吧,真是无语,深深的挫败感。
现在社会每个家庭都非常重视小孩的教育,那么小孩学习的次序是什么?先学什么再学什么?
杜老师不止一次讲过选拔人才的标准,首先看他有没有德,其次是有没有才。那么《弟子规》里就是教导如何做人的,那么先学《弟子规》肯定没问题。虽然小孩能听懂道理了,但毕竟不到两岁,这种读书的方式可能不适合他,只能是在生活上引导他。但是我俩都上班,小孩跟爷爷奶奶呆的时间长,小孩的行为大部分是模仿爷爷奶奶。但是爷爷奶奶太宠着他了,吃饭的时候追着他满地跑,感觉他就是爷爷似的,而且小家伙对待长辈根本就没有尊重的态度。所以我努力地引导小孩先从尊重长辈做起,比如吃葡萄的时候,第一次我会教他,葡萄先给爷爷奶奶,接着是给爸爸妈妈,最后才给自己。以后再吃的时候就会问他,先给谁吃。但有一次奶奶喂小孩吃饭的时候说:“宝宝赶紧吃,爷爷他想吃,就不给爷爷吃,只给宝宝吃。”可能是因为小孩不好好吃饭,以这种方式逗他吃饭。但是我听到后,顿时感觉前功尽弃,同时我突然意识到我小时候是不是就是这么被培养的,我是不是也有不尊重长辈,自私自利的缺点……
有时候爷爷奶奶教他背诗,他背出来后,我们一个劲地夸他,又是鼓掌又是说宝宝真聪明,他也高兴得手舞足蹈的。开始我也觉得挺好玩的,逗得大家都哈哈大笑。但是《弟子规》里的话让我警惕起来:“对尊长,勿见能。”就是说在长辈面前不要显摆。为什么要这样呢?《弟子规》里又说:“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就是说光学习知识,但是不身体力行,容易增长人的傲慢浮华之心,这样的话容易目中无人,自然不会尊重长辈。林则徐一生中也总结了“十无益”,关于读书学习有两条:“行止不端,读书无益。心高气傲,博学无益。”所以归根到底是先学做人,扎好德行的根本,再学做学问。
但是现在整个家庭的教育理不统一,而且前后不一致的做法,小孩是不是也会感到迷茫和无助,今天让我这样做,明天让我那样做,到底该听谁的。当然也不能说我的理念就是对的,所以以后全家要多多沟通,遇到不对的地方及时纠正,齐心合力把小孩培养成人。
昨天早上不仅没起来,而且还起的比较晚,检讨。
欢迎关注“印象国学笔记”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