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尼·M《巴比伦河》 音乐里的故事64
《巴比伦河》是由波尼·M乐队在1970年代创作并首唱,具有迪斯科风格的一首英文老牌经典歌曲,广为流传至今。还被中国香港歌手徐小凤翻唱为《齐上小山岗》,也挺流行。
风靡世界的波尼·M乐队——巴比伦河:
https://www.ixigua.com/7047328980718289416
迪斯科舞曲版——巴比伦河:
https://www.ixigua.com/7162063201478279693
一、波尼·M乐队
前西德的波尼·M(Boney M)演唱组是1970-1980年代十分受人瞩目的一个演唱组,乐队成员来自四面八方,有的来自西印度群岛,有的来自牙买加。制作人是弗兰克·菲林(Frank Fariam)。
1977年他们以一曲《Daddy Cool》红极一时,从欧洲演出到美国。由于他们身上特有的迪斯科韵味,又正好赶上当时美国风行迪斯科热潮,因而大受欢迎。他们擅长将一些老歌改编成迪斯科节奏的舞曲,而给他们改编的老歌总是别具一格,重放异彩,一下成为热门歌曲,令歌迷拍案叫绝。《巴比伦河》、《梦中的妈妈》……如今已经成为迪斯科专用曲。
那么,波尼·M(Boney M)是什么意思呢?
在乐队组建前期,1974年12月,乐队的制作人弗兰克·菲林正在制作歌曲《Baby Do You Wanna Bump?》(这是波尼·M的第一首歌)的时候,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乐队和乐队的名字。当时弗兰克有很多的时间和兴趣去看电视,有一天他看到一部澳大利亚电视连续剧中的男主角——一个警察, 名字叫波尼(Boney)。弗兰克不仅喜欢这部电视剧中的这位英雄, 而且觉的波尼(Boney)对于他要做的项目将会是一个很好的名字。但是他总觉的缺点什么,所以他开始从字母中寻找。经过他的深思熟虑Boney M(波尼·M)这个名字诞生了。
《Baby Do You Wanna Bump?》这首歌曲最初只在夜总会获得成功,每周唱片销量约500张。
波尼·M不仅是一支在1970-1980年代风靡一时的迪斯科乐队,更是整个迪斯科时代的一个传奇。这支乐队就在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就雄踞欧洲音乐排行榜之首,它的一系列具有独特的迪斯科名曲至今仍脍炙人口。
1975年底,荷兰电视台和Discos公司希望波尼·M能够出现在舞台上,于是找来了4名黑人女歌手和一名男歌手与波尼·M合作,这是波尼·M演唱组的雏形。
后来演唱组成员不断更换,更来了灵魂人物莉兹·米切尔,她演唱了绝大多数歌曲。莉兹出生于牙买加,20世纪60年代末来到了德国。在听取了住在汉堡的制作人马奇拉巴莱特的建议之后她加入了波尼·M演唱组。制作人弗兰克·菲林后来说:“就算换掉演唱组中所有的成员都不会对演唱组造成伤害,但只有莉兹除外。”而莉兹首唱的歌中最著名的就是《巴比伦河》,《爸爸真酷》、《阳光灿烂》等也是她的原唱。
1976年7月,波尼·M的《爸爸真酷》在德国歌曲排行榜上名列第一,并于1976年的12月在英国取得前10名的好成绩。同年单曲《阳光灿烂》在德国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1976年12月获得德国排行第一,1977年3月在英国也获得了第一的好成绩。
1977年10月歌曲《贝尔法斯特》获得了前10名。
1978年,波尼·M演唱的《巴比伦河》和《戴戒指的褐发女孩》的演唱在欧洲乐坛引起巨大轰动,单曲销量创下了英国唱片史上的记录。
随后两三年,他们的许多歌在世界各个排行榜占有一席之地。
也许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波尼·M是个陌生的名字,但他们的歌曲,不仅对于中国的舞会文化曾具有启蒙作用,而且带动了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一股时尚旋风。
二、歌词来源和歌词
歌词来源
旧约圣经·诗篇1:
我们曾在巴比伦的河边坐下,
一追想锡安就哭了。
因为在那里,掳掠我们的要我们唱歌,
抢夺我们的,要我们作乐,
说,给我们唱一首锡安歌吧。
我们怎能在外邦唱耶和华的歌呢?
歌词
Mm…… Mm……
Ah…… Ah……
By the river of Babylon,
There we sat down.
Yeah we wept,
When we remembered Zion.
By the river of Babylon,
There we sat down.
Yeah we wept,
When we remembered Zion.
When the wicked carried us away in captivity,
Requiring of us a song.
Now how shall we sing the Lord's song,
In a strange land.
When the wicked carried us away in captivity,
Requiring of us a song.
Now how shall we sing the Lord's song,
In a strange land.
Ah…… Ah……
Ah…… Ah……
Let the words of our mouths and the meditations of our
hearts be acceptable in thy sight here tonight,
Let the words of our mouths and the meditations of our
hearts be acceptable in thy sight here tonight,
By the river of Babylon,
There we sat down.
Yeah we wept,
When we remembered Zion.
By the river of Babylon,
There we sat down.
Yeah we wept,
When we remembered Zion.
Ah…… Ah……
Ah…… Ah……
By the river of Babylon,
There we sat down.
Yeah we wept,
When we remembered Zion.
参考译文
巴比伦河
呣……,呣……
啊……,啊……
来到巴比伦河边,
我们坐在你身旁。
耶,我们哭泣又悲伤,
当我们想起了家乡。
来到巴比伦河边,
我们坐在你身旁。
耶,我们哭泣又悲伤,
当我们想起了家乡。
邪恶的敌人把我们虏掠到这里,
还强迫我们把歌唱,
我们怎能唱得出圣歌来,
在陌生的异国他乡。
邪恶的敌人把我们虏掠到这里,
还强迫我们把歌唱,
我们怎能唱得出圣歌来,
在陌生的异国他乡。
啊……,啊……
啊……,啊……
但愿今夜我们口中所言,和心中所思,
能让他们接受。
但愿今夜我们口中所言,和心中所思,
能让他们接受。
来到了巴比伦河边,
我们坐在你身旁。
耶,我们哭泣又悲伤,
当我们想起了家乡。
来到巴比伦河边,
我们坐在你身旁。
耶,我们哭泣又悲伤,
当我们想起了家乡。
啊……,啊……
啊……,啊……
来到了巴比伦河边,
我们坐在你身旁。
耶,我们哭泣又悲伤,
当我们想起了家乡。
三、歌声背后沉重的历史
这首歌涉及到历史典故“巴比伦之囚”。
公元前11世纪,犹太王大卫统一犹太各部落,建立以色列犹太王国,耶路撒冷成了以色列犹太人的首都和圣城。大卫死后,他的儿子所罗门即位。这时,以色列犹太王国的实力进一步得到发展。从大卫时代开始在耶路撒冷锡安山上建造的豪华宫殿和耶和华神庙,这时已经完成。犹太教徒把锡安山视为圣山(上帝的约柜据说在哪儿),号召流散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集中在锡安山周围”。这就是“锡安主义”(意为“犹太复国主义”)一词的来源。然而到了公元前586年,一切都变了。
歌曲根据《圣经》赞美诗137:1填词,当时歌词的大体意思是: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盖“形象工程”空中花园的老兄)攻占耶路撒冷,灭亡了犹太王国,摧毁了犹太人位于锡安山上的神庙。歌词中的Zion就是“锡安山”(也有人认为Zion指的是圣城耶路撒冷,其实异曲同工,指的都是故乡的意思)。他下令把犹太人中所有的贵族、祭司、商贾、工匠一律作为俘虏,被成群结队地押解到巴比伦城,只剩下一些极贫苦的人留在耶路撒冷,修理葡萄园,耕种田地。这就是犹太历史上的“巴比伦之囚”。
巴比伦奴役者命令流放在巴比伦的犹太人一起唱歌。但此时此刻犹太人哪有心情唱歌,他们的圣城耶路撒冷已被敌人占领,要唱的话,也只能是大声唱出自己的心声——自由。那时很多犹太乐师被掠夺到巴比伦,当然还有其他的工匠。国王命令乐师为其演奏,乐师们宁死不屈。国王大怒,把这些人的双手都砍了。他们坐在巴比伦河边彻夜哭泣……
虽然这首音乐表面上旋律优美流畅,节奏明快奔放。但是当我们随着那轻松、恬静、安祥、流水般的乐曲,想象和回味着背井离乡的犹太囚徒正身处逆境、漂泊异国他乡的滋味,仿佛看到一幅残忍凄凉的景像。正处于生不如死、水深火热之中的犹太人,仍在苦苦的思恋着自己家乡的小溪、绿野、田埂和稻香……音乐作者运用天堂、理想国和离乡的人们作比较,与人们的悲伤形成鲜明的对比。坐在巴比伦河畔,伤心的人们似乎在泣诉:巴比伦河啊,你静静地流淌,夜色是多么安祥,可是你哪里知道,就在你的身旁,我们被迫害的异乡人有多么的凄凉,愿圣上也能知道我们的心声,我们的祈祷和冥想……
直到公元前538年波斯国王居鲁士灭巴比伦后,被囚掳的犹太人才获准返回家园。这段历史对犹太教改革产生了巨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