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08

1.1�

好久没有在网上写日志了,好怀念过去的这种方式啊,现在写日记总觉得写给自己也不会看,指不定最后还是烧掉了。放在网上虽然不知道有谁会看,但是至少给自己的感觉不那么一样。

下午在寝室看了《妈妈不哭》,大概也能理解为什么只有六分了,可能事情太普通吧。但是我觉得就是因为普通,所以才更让人惊醒啊。不知道国内有没有拍过这一类的片子,听说乡镇里青年父母出去打工之后,村子里经常一些爷爷QJ幼女之类的事儿。我想新闻都不会报道,就更不可能搬上银幕吧。

故事很简单,几乎不用看也知道事情的经过。可我不想聊剧情,我只想说说发生这样的事情,法律好想真的起不到正面的作用,通常只会给受害者带来二次打击,要么就是证据不足让坏人继续逍遥法外。还有就是面对施暴者,会觉得自己跟“妈妈”一样无力。不知道该怎么应付,动手则跟对方一样,不动手,没人跟你讲理。所以只有手里有枪,有刀,而且有100%把握致对方于死地,那些痞子,混混才可能会听你几句话。

所以会觉得懂太多东西也没什么用,人家完全可以选择不听你说话。哎~

早上把借来的《思维导图》大概过了一遍。可能是为了树立自己的观点吧,全书通篇都把传统的笔记方式和现形记录都一棍子打倒。其实我并不这么看。我觉得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选择吧,用思维导图记录,学习也好,用平时的线性也好,思维导图的另一种格式“bullet points”也行大家选择自己合适的方式就好了,没必要为了营销而故意哗众取宠,把“思维导图”说的无所不能,什么日记,笔记,学习,思维,计划,都用。如果用的没帮助就说人家学艺不精,完全没必要。

我的理解是:人的大脑也许的确是像树状图那样发散的记录不同的知识点,然后有各种各样的链接,树突与树突之间也有数不清的链接。但是我们几万年来都是通过平铺直叙的口语交流,要么就是线性的语言文字来传递信息,包括自己的记录和学习。我们看一段文字,或者听一段演讲,其实对于信息的理解和采纳是要比直接看思维导图效益要高的。(效益指的是单位时间记得的内容数量或者多少)所以我还是更支持用文字记录,用语言表达,用思维导图来协助自己的整理思路,也就是说,思维导图我觉得草稿纸上是他的最好去处,而不是输出上面。

最后我稍微提一件事,今天是“国际劳动妇女节”,是女性为了追求与男性平等的权利而纪念的日子。所以,不要只是听到“妇女”二字就望文生义了,人家才不是那个意思。

祝大家妇女节快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玩卡不卡·每日一抽# 每一位都可以通过这张卡片觉察自己: 1、直觉他叫什么名字?巫婆 2、他几岁了? 45 3、...
    12组王真如阅读 1,326评论 0 0
  • 【小说】 胡亚琴放下电话,愣神地坐在那儿,她在思索刚才电话的内容,双手互相搓握在一起。 时间下午的五点一刻,冬日的...
    木徒阅读 3,081评论 0 2
  • 爱画画的儿子,在我家墙上画了一幅《爱书的孩子》。 高,二米五,宽,八十公分,用铅笔起稿,勾线笔勾好,水彩上色,一天...
    雷雨的乡村阅读 1,618评论 0 1
  • 文/一土 自从酒驾入罪以来,酒桌上都不大劝酒。喝酒,已经不再热闹。我所说的热闹,却非气氛不够活泼。而是场景不够闹腾...
    雨下撒哈拉阅读 890评论 0 1
  • 放弃深圳的所谓没发展空间的工作,回到西安后,原本以为开启非读书生活了。可曾想这才是苦逼生活的开始,说是迷...
    搁笔一般阅读 90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