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一篇关于介绍主席青年时代的的文章的一小部分,也是介绍毛选的,深受启发。
1913年春天,毛泽东在报纸上读到湖南四师的招生广告,不仅免除学费,食宿费很便宜,毕业后还分配工作。
他仔细想想:“做老师其实蛮适合的。”
正好其他两位朋友也想读师范,便怂恿毛泽东:“一起去吧,顺便帮我们把入学论文也写了。”
毛泽东写了三篇入学论文,结果三个人都被录取。
第二年,湖南四师和湖南一师合并,毛泽东又成为湖南第一师范的学生,一直读到1918年6月。那时候,湖南的学风很好。晚明王夫之崇尚实学,开启湖南敦厚的风气,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等“中兴名臣”继承王夫之的学风,然后通过湘军的政治影响力,进一步浸润湖湘大地的学子。
以至于湖南一师在《教养学生之要旨》中规定:国民教育趋重实际,宜使学生明现今之大事,察社会之情状。
这种环境想读死书,不可能的。
杨昌济也把胡林翼的话转告毛泽东:“天下事只在人力作为,到山穷水尽之时,自有路走,只要切实去做。”
毛泽东听进去了,并且模仿胡林翼,把表字改为“润之。”
墩厚的环境和开明的恩师,都在教导毛泽东,千万不要坐书斋啊。整整5年半时间,毛泽东读书不辍。
泡尔生写过一本10万字的《伦理学原理》,毛泽东读完后写下1.2万字的批注,再加上其他古籍、史书、报纸等读物,毛泽东5年内写下的批注有100多万字,有的是分析书本知识,有的是抒发观点,还有一些“狗屁不通”的抨击。
总之毛泽东读书不是阅读,而是类似于吃饭。不能囫囵吞枣的吃进去拉倒,还要细嚼慢咽,让身体吸收营养。
除了理论知识,还有了解时事。
毛泽东每天都在图书馆读报到很晚,遇到不认识的地名,就翻翻手边的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直到把新闻的来龙去脉了解清楚为止。
日积月累,毛泽东成了学校有名的“时事通”,大家遇到社会上的新闻,总喜欢听听他怎么说。
据说在一师读书期间,毛泽东买报纸就花了160块钱,毛贻昌对这个巨能花钱的儿子实在没办法。
不过到毕业的时候,他被选为全校模范,同学们说他是奇才。
毛贻昌算是把钱花在刀刃上了。
这才只是读书,毛泽东为了体验书本上的知识,经常和同学们到户外身体力行。有次下暴雨,毛泽东专门爬了一趟岳麓山,然后全身湿透返回宿舍。蔡和森不理解:“下这么大的雨,你出去瞎溜达什么?”
毛泽东告诉蔡和森,《尚书》里有句“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他不知道是什么样的感觉,所以想体验一下。每次看到这个故事,我都能想到一个词:古君子之风。
类似的事情太多了,比如不带钱出门穷游走出1000里、冷水洗澡、坚持晒太阳等等。
毛泽东在湖南一师的5年半,绝对不是坐在书斋里的文弱书生,而是把书本里的知识和老师的教导,踏踏实实的做出来了。
而这种知行合一的动力,恰恰是湖南敦厚学风培养起来的。
那个年代正处于新旧交替的时候,但凡有理想志气的人,都在思考中国未来的出路。
有的人主张全盘西化,有的人要教育救国,有的人认为枪杆子才是王道,但毛泽东和其他人都不一样,他认为中国积弊太深,思想太旧,只有改造中国的哲学,才能从根本上变换中国的思想。
只要思想进步,便能带动其他事情一起进步。
因为人才是世界的主体。
那么如何改造中国的哲学呢?杨昌济在课堂上说过:“宇宙间所有一切之现象,皆由此大原则而生,吾人当神思默会,洞晓此大原则。”
大原则就是世界的终极规律,搞哲学的人都认为规律是存在的,儒家叫做理,道家称为道,佛家说是禅......到了近代,毛泽东等人叫做大原则。
1917年,毛泽东给黎锦熙写信:“未来将用全部工夫,向大本大原处探讨,探讨既得,自然足以解释一切。”
他的雄心太大了。
世界这么复杂,诸多事情千头万绪,大部分人连身边的小事都处理不好,毛泽东却要透过世界的现象,发现维持世界运转的核心规律。
500年来,类似的事情只有王阳明做过,如今毛泽东也想做。
等他成功,已经过去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