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聊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年)》的批复中显示,原则同意《总体规划》,明确到2030年,市域城镇化水平达到68%,构建“一心、两轴、两带”的市域城镇空间结构。推动聊茌东都市区协调发展,成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增长极。按照设立新的中小城市试点方案,积极推进临清市向中等城市,阳谷县、高唐县向I型小城市发展。加强县城和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重点镇规划建设,优化村镇布局,在保持乡村风貌特色的基础上逐步改善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应当统筹考虑为周边农村提供服务。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体,各种交通方式相结合的多层次、多类型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方便不同交通方式的换乘。坚持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积极有序开展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划定基础设施黄线保护范围,加强对轨道交通等各类设施用地的规划控制和预留。
在《总体规划》确定的1443平方公里的规划区范围内(即东昌府区行政辖区,含市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旅游度假区),实行统一的城乡规划管理。到2030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180万人左右,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205平方公里以内。按照《总体规划》确定的“西拓南展,东优北延”的中心城区发展策略,形成“一城、五区、多组团”的城市功能布局。增强城市内部布局的合理性,提升城市的通透性和微循环能力,积极推行街区制,打通断头路,增加支路网密度。
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形成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促进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发展。加强对东昌湖等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以及湿地、水源地等特殊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制定并严格实施有关保护措施。科学划定城市绿线、蓝线保护范围,积极推行低影响开发模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积极发展绿色建筑,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限期达到《总体规划》提出的各类环境保护目标。
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规划,落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紫线管理要求,重点做好聊城古城、米市街、礼拜寺街等历史城区、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及其周围环境的保护。做好城市设计,保护好东昌湖、运河、古城与城市协调发展的格局,加强对建筑高度、体量和样式的规划控制和引导,突出“河、湖、城”有机结合的河湖秀美大水城特色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