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仰天下健康
编辑:仰小生
小寒,冬不藏精,春必病瘟!小寒养生的五个要点
2019.1.16
农历:腊月十一
小寒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第23个,表示气温冷暖的变化,虽然处在农历年的最后月份,却是公历新年后的第一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285度时开始,此时节侵犯人体的外因主要是风、寒、湿邪。
“冷气积久而为寒,小者,未至极也”
在古人眼里,寒冷是个不断发展和积累的过程。小寒比大寒小?所以大寒比小寒冷?非也非也!一般年份小寒都处三九前后,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其严寒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北有“小寒大寒,滴水成冰”南有“小寒大寒,冷成冰团”的各式说法。
《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道医认为:寒为冬季的主气,小寒又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寒主收引凝滞。
老话儿讲“夏练三伏,冬练三九”,这会儿正是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的关键时刻,因为人体抵御寒冷、病邪靠的是阳气,只有阳气充足才能百病不生。
而小寒节气,正是阳气开始生长的时候,所以一定要把养生功课做好,顺应自然之势,收藏阴精,使精气内聚,以润五脏,使阳气逐渐强壮起来。
道医认为,此时为是阴邪最盛的时期!所谓“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所以别让寒邪入体,平安度过这一段冷天气,才能为春天的健康贮备能量!
1锻炼莫要汗淋漓,凝神定志养精神。
小寒时节的运动原则,一是要在日出后才开始锻炼,二是准备运动不可马虎,应待身体暖和后再脱衣锻炼。运动要适度,以养胃气,莫要练到大汗淋漓。锻炼后要及时穿衣,避免寒邪侵袭。
2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寒主收引凝滞。
人既然生于自然就应该与自然合为一体,顺应自然的规律,方可“尽终天年”。冬日万物敛藏,养生就该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收藏阴精,使精气内聚,以润五脏。
冬天要闭藏,因为只有藏才能有发,今冬的藏就是为了来年春天更有生气,否则,今冬把一点阳气耗散,明年生机不会壮旺。
3养肾防寒,逆之则伤肾。
《内经》中冬季养生谈到:“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冬季时节,肾的机能强健,则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的变化。所以冬日养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养肾防寒”。
道医上说“冬不藏精,春必病瘟”,也就是说如果冬天的时候肾精没有养好,使得阳气开泄于外,那么春天就容易生病。
小寒正处于季冬之月,此时阳气潜伏。在精神调养方面,应宁神定志,避免情绪过于激动,保持心态乐观,莫要劳神忧事。精神要顺应自然,“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说的就是精神要保持一种闭藏状态。
4小寒起居养生
寒冷季节,长时间待在有暖气的屋子,易头晕眼花、四肢无力、焦躁不安、皮肤发紧、口鼻干燥、胸闷,这都是“暖气病”。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室内通风,每天早晚开窗通风,身体与自然保持相同的节奏,可以最大程度接近天人合一,让阳气趋于闭藏状态。饮食上多吃润肺的食物,多喝热汤,如白菜豆腐汤、菠菜豆腐汤、羊肉白萝卜汤等,既暖和又能滋补津液。
如果心动不息,任何忧郁都能触动它,众多忧愁都能干扰它,好像风吹动的水面一样荡起层层波澜,这是数九之后寒季养藏的忌讳。可以通过静坐来静心。
静坐起初不能够完全摒弃心里的杂念,但可以做到心中专注于某一念,逐渐由一念到无念,像平静而无波澜的水一样,寂定之后,就会觉得有无穷的恬淡的意味。并且会把这件事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5吃软保胃,五谷为养,补中有宣。
小寒是进补的好时机,但此时宜补中有宣,不适宜“大全补”,进补宜以补心助肺,调理肾脏为原则,可多吃有温养阳气效果的食物,例如羊肉、牛肉、芝麻、核桃、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子、松子、葡萄干等。
白日隐寒树,野色笼寒雾,这寒气其实是阳气上升,逼迫阴气所为。此时旧岁近暮,新岁即将登场,寒冷鸿飞疾,蛰伏在自然界的生命活力已经开始酝酿。年味渐浓,人们开始着手采购年货、写春联、剪窗花……全国上下一起为春节做着准备,也是人们最感温暖的时刻。
寒冬都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更丰富更及时的道医养生资讯,请关注“仰天下健康”即可免费领取价值40元道医养生食疗方和价值199元道医养生课程
本文由仰天下健康参考网络内容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