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能识得几百个汉字,便爱上了读书,不管新旧,不分种类,见字便读。各种连环画、《故事会》、《山海经》,只要家里能见得到的,统统拿来读。甚至连爸爸的药书也不放过,尤其是那些带着彩色插图的中药书,不但看还拿来比着画。
最爱看的是武侠小说,读的最早一本是《三侠五义》,后来又读了金庸的《书剑恩仇录》和《碧血剑》,还读过梁羽生的《萍踪侠影录》。当时大感世界神奇。因为生在农村,看到的都是全村人各自围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过日子情景。对什么城市啊,高山啊,大河啊,都没什么概念。小说里构建的侠义江湖和现实世界如此不同。那时我们看武侠世界有点像当今孩子在现实中看动画片和电脑游戏中的世界,非常玄妙,非常蛊惑。那时对侠士的肝胆相照、义薄云天非常钦佩,对女侠的忠贞不二、至死不渝非常感动,但经常研习的是书中那些武功,想象那些世间难得的兵器是什么样子,希望自己也有主人公那样的奇遇。偶尔也想一想他们整天这么打打杀杀,不种地吃什么,大把大把花掉的银子从哪儿来的,杀人不用偿命吗……只是想,从来也没有找人问问答案。
除了要交的学费书费从来没跟大人要过钱,更不要说买书。至今还在想,那些杂书哪里来的?好像有的是从爸爸那儿拿的,但多数是从爷爷屋里拿的。大家都知道爷爷精通农耕,但从我记事起他几乎就没干过农活,他喜欢做生意,喜欢管闲事,保媒拉纤、调节纠纷,主持婚丧嫁娶的礼仪程序,当然他有大把的时间读闲书,他读完我读。我读什么书几乎无人过问,没人指导,也没人限制。我一直悄无声息、囫囵吞枣读着我的书。
后来读的书更多更杂,没有目标,按自己的喜好任性读书。现实世界简单狭小,书中世界丰富多彩,现实让我混沌不清,书籍让我一次次展望天际尽头,仿佛那里有载我的一叶扁舟。
但是到了烦乱的中年,我有多久没认真的读一本书?在这个手机横行,信息爆炸的时代,有多少人享受手机带来的便捷快餐?阅读变成了拼凑时代的碎片,既不深刻,也不辽远。多少人一边深深抱怨,一边爱不释手?
而此刻的我,连写作也是用手机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