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职场如战场。
年前看到新闻,一位90后小伙于森,就因为忍受不了这种“江湖纷争”,而放弃了自己体面的工作转行家政擦玻璃。
起初我以为这又是一个无法应对职场问题而拿“不愿勾心斗角”做借口来逃避现实的懦夫。
但看完业主对他的评价——他擦完的玻璃,干净得都看不到玻璃了——之后,我觉得这种事情不能看得太片面。
他那么努力,怎么会只是将擦玻璃当成了一个过渡性的、混日子的任务呢,他明明是充满热情地当做一份事业在做嘛。
高晓松的一句话: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亩地,种别的东西都不长,只能种这个东西,它才长。我觉得用来解释所谓的“适合”挺贴切的,适合,才能让我们的心田开花结果。
亲戚家的表姐大学毕业后不知道做什么,就选了一份最没有门槛的工作——销售。
只是她忽略了自己过于内向的个性,脸皮太薄,从小到大根深蒂固的性格没法轻易改变。这导致她无论参加多少场培训,请教了多少同事,学习了多少经验都无法完成公司的销售目标。
最终,她主管不得不找她谈话,直言:“你换一份工作吧。”
离开后表姐听了前同事和朋友们的建议,应聘了一份行政文员的工作。
这份工作完全掩盖了她脸皮薄的缺陷,又因为她做事信心,仔细,沉稳,很快就得心应手。
不记得哪里看到过这么一句话:世上没有垃圾,全是放错位置的珍宝;世上没有蠢才,全是放错位置的天才。
只是改变所处的位置,地位就有可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变化,其实只在于两个字——适合。
一个人只有处在最适合自己的位置,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也才有将自己变为天才的可能。
正如英国女作家维尼夏·斯坦利-史密斯所言:发现适合自己的工作,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才是一种值得推崇的生活方式。
前央视记者柴静在其自传《看见》中,曾回忆过自己不同的工作状态。
前者是她大学毕业后向领导申请制作的一档电台节目,她这样描述自己坐在那里的感觉:
“沉沉的晚上,头顶一盏小灯烤着,栎木板和皮革有一种昏黄老熟的味儿,对面玻璃反射这点小光,好像整个世界都窝在里头。从第一次坐在这儿,我不兴奋,也不担心,心里妥当,就这儿了。”
后者是她进入央视之后的工作状态:
“现在到了电视台,做了新闻,我清清楚楚地知道,我在工作,卖命地工作,但我是在为制片人、奖金、虚荣心,为我的恐惧而工作。最简单的东西没有了,我的心不在腔子里。”
第一份工作,是适合她的,让她觉得放松,所以即便领导告诉她这份工作没有工资、没有加班费、坐车也不报销时,她依然欣喜若狂:让我干我喜欢的,还不用付钱?
而第二份工作里夹杂了物质、名利,或许违背了她的初心,才会让她有了不舒服、不适应的念头,甚至逐渐变成了朋友口中“最初你反对”的那种人。
我想,一个人做着一份不适合自己的工作,就如同穿着一件不合身的衣服,从头到脚都是别扭的、难受的。
怎样才是合适呢,不如我们一起回答几个问题:
1、我想做什么?
2、我能做什么?
3、我的性格如何,好动还是好静。
4、我喜欢什么?
5、我想挣多少钱?
6、我的目标是什么?
把答案写在纸上,好好分析,才能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
当然啦,除了了解自己很重要,调整心态和努力更重要,心态不好,不努力的人,永远找不到合适的工作,no作no死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