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1年,“六王毕,四海一”,秦始皇一统中国。然而,短短14年之后公元前207年,大秦帝国就轰然倒塌。人们在惋惜之余,不免好奇秦朝为何如此短命?其实,秦始皇虽然是千古一帝,但并非事事英明,也存在历史局限性,从而做出错误决策,最终导致了秦朝灭亡!
除了“天下苦秦久矣”的残暴统治之外,往往还有一个观点,即秦始皇对六国贵族过于放纵,所以不甘心失败的六国贵族兴风作浪,最终推翻了秦朝,比如项羽、张良、李左车、韩王信、魏咎等人,都是六国贵族后人。当然,这一观点既不正确又正确。
《史记》“徙天下豪富於咸阳十二万户”,秦始皇不是没有警惕六国贵族和豪族,除了寻找六国合作者和除掉反抗者之外,还迁徙了大量人员到咸阳。所以秦末起义时的“新冒出的六国政治人物”,除了极少数是嫡系后人之外,绝大多数都是“宗亲或贵族远支”和当地豪杰,比如韩王信、楚王熊心等,都是远支。
也就是说,六国直接的贵族后人并未兴风作浪,真正造反的主力是那些远支后人或一些当地名家豪杰,因此这一观点既正确又不正确。
在秦始皇看来,这些远支后人等,对大秦帝国已经无法构成威胁,所以置之不理,很多由此被“贬为庶人”。然而这么一群人有文化有知识有胆量,却是“中低层的管理人员”,《史记·高祖本纪》中“汉王之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足见这一帮人的数量,而且中层管理人员,决定了一支军队和团队的战斗力,拥有大量“懂技术的六国后人”的起义军,最终击败了不可一世的大秦帝国。
相反,刘邦建立汉朝之后,在刘敬的建议之下,将六国豪杰名家“徙关中十余万口”,“无事,可以备胡;诸侯有变,亦足率以东伐。此彊本弱末之术也。”在此之后,大汉就此坐稳了江山,六国也再无复国之想。
其实,六国存在时间很长,早已根深蒂固,六国后人有一颗复国之心,这一点并不奇怪。即便秦始皇实行仁政,即便公子扶苏继位,也依然有“反秦复国”之人,但刘邦是彻底的釜底抽薪,将任何一点不稳定因素,几乎都迁移到了关中,这样六国故地就不会有人煽风点火,即便造反了,也缺少中层技术骨干支持。
总得来说,秦始皇对六国后人还是比较宽容的,即便迁徙到咸阳的六国贵族之类,只要呆在咸阳不闹事,也是“置之不理”,对待六国其他后人,只要不触犯法律条文,就更是彻底的置之不理了。然而,这一点却成为大秦二世而亡的关键原因之一。
1800年后的清朝,却吸取了秦始皇的教训,对待明朝宗室和可能造反的硬骨头时,清朝编织了多道滤网,将其中的硬骨头,和具有号召力的明朝宗室,几乎都清理光了。正因如此,将反抗者和潜在反抗者几乎消灭光了,所以为清朝得国268年奠定了基础!
六国视秦国为蛮夷,明朝视女真为蛮夷,所以秦国和清朝还是有相似之处的。掌握权势之后,秦朝比较宽容的对待六国后人,那么清朝是如何对待明朝人的呢?
在对待明朝宗室问题上,清朝几乎可以用“斩尽杀绝”这四个字来说明。对于“反抗者”的镇压,这就不必多说了,但对于合作者,清朝下手也毫不手软,彻底将看得见的明朝宗室来一个肉体毁灭,这和秦始皇截然不同!
顺治元年的《登极诏》:“前朝宗室首倡投诚、先来投顺、赴京朝见者,仍给禄养,以昭朝廷兴继之意。”
然而,崇祯皇帝的太子朱慈烺信以为真,结果却被清廷杀死。顺治三年,又以“私匿印信”为借口,将鲁王、荆王、衡王世子等11人全家处死;顺治五年,被俘的福王(弘光帝)和早已投降的周王、晋王、德王、潞王又一起被杀。这些人相当于是合作者,秦始皇不杀,但清朝却斩尽杀绝,彻底清除后患。
在对待明朝硬骨头上,清朝第一道滤网是剃发易服,直接杀死不愿剃发易服的反抗者,除掉心怀中华之人。但中国太大、人口太多,剩下来的人中,也有一些心怀故国之人剃发易服了,于是清朝又实行了第二道滤网——文字狱,有针对性的清理这些“潜伏反抗者”。明末清初战乱的屠杀,加上这两道滤网的清理,反抗者也就基本上差不多没了。但秦始皇却只是“徙天下豪富於咸阳十二万户”,而对其他“潜在反抗者”却几乎视而不见。
笔者做一个假设:如果清朝像秦始皇对待六国一样对待明朝后人,还能坐稳江山吗?答案很明显,估计早就被推翻了!所以,从如何对待六国后人这一点上看,秦始皇的失败之处,却是清朝的成功之道!
另外,如果从事实判断的角度来说,清朝这一举措的确更为高明;但如果从价值判断角度来看,清朝表现的更为粗暴,对社会破坏性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