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CP二阶段开始的时候有写过一篇文章总结了自己这两年从CCLD到PCP一路学习教练的心路历程。2018年1月第一期CCCP开课的时候我正好在隔壁参加活动,还跑过来探头张望里面在干嘛,没想到自己的脚步停不下来,2019年的第一堂交给了CCCP,转到了企业教练认证计划,自己也成为CCCP项目学员之一。
那为什么我要学习CCCP呢?一开始的原因很简单:我想进入企业做企业教练,给自己拿个认证。但看完2期两天的视频和1天的课堂补课之后发现我又错了,正如当初报名PCP的心态一样,从一开始的我要做专业教练到后来发现要先树立教练之道,我又小看了CCCP项目。
教练技术 vs. 商业技术
课堂中Ian教练说CCCP不是修炼你的专业教练技术,而是提升商业技术,这个区分太恰当了。
一开始我是冲着学习如何成为专业的企业教练而来的,以为在学习过程可以学到很多提升教练技术的干货。但我太小看吴导了,课程不提任何教练技术,全程都是在讲项目和商业方案,现场前来学习的同学无论是站在采购方、供应商还是合伙人的角度,都可以从中学习到很多将教练文化植入到企业中的商业技术。
课后回想过程的时候,的确PCP的学习体系已经很好的帮助我们提升教练技术了,之后需要自己的不断实践、练习和复盘,没有必要再从CCCP中重复讲这一块了。
一对一 vs. 一对多
平时面对的客户几乎都是一对一的关系,即你的被教练者也是你的付款方。但当面对企业教练项目的时候则是多方关系的建立,一下子拉高了教练的各种能力和要求,这个时候无论甲方还是乙方选择一个合适的第三方平台显得尤为重要。
而我选择拓思作为我的第三方的理由则是它够正。对于教练团会选择志同道合、有承诺、有责任的、当然还具备专业教练技术的教练,保证了输送到企业中的教练都可以专业的完成项目。同样对于企业也是有一定挑选的,只有选择和拓思文化价值观相匹配的企业才会做,这一层面的筛选大大帮助了教练可以在企业顺利开展项目。
而且拓思对于签单、实践和跟进的分配3:5:2我很认同,比起行业内的6:3:1,拓思更用心的在经营着签单后实践和后续跟进的过程,让企业方会感受到平台不是和你做一笔生意拿完钱就草草了事,不管有没有效果。作为在甲方的我平时寻找培训供应商的时候,就很看重这个点。
我是谁,我要去到哪里?
来参加项目的目的定位了我来学习的角色,我的角色决定了我的付出意愿度和参与度。如果我只是想依靠拓思平台进入到企业做一名教练的话,的确我的教练专业技术会得到提高,coaching log的数字会增加,不过个人能力提升的广度会被限制住。如果我愿意切换一个角色参与到一个企业项目的所有过程里的话,那势必会有更多维度和方向的发展和提升。
所以学习结束之后我将自己的角色做了调整,不局限在一名企业教练的身份,我愿意尝试更多挑战和可能性。
学习教练的ROI
刚学教练的时候吴导就经常会说ROI会很高,当时无法理解。当拿到了CCCP的讲义的时候尝试看了下投资回报率的表格和计算公式,依然看的云里雾里。哪怕是在课堂上大家一起尝试计算的时候,依然会纠结在某几项定义里面。但课后回过头来再思考的时候,我尝试着把左边一列的内容改变成最近一、两年变化最多的几项之后,发现学习教练之后我的ROI是看得见的。或许现在投入更多的是学习教练的费用,获得的收入为乎甚微,物质层面的回报率还没有,但个人无形的改变确深有有体会。从2019年开始每年记录更新一次自己的ROI表格,看着自己每一年的进步。
懵懵懂懂的进来学习,课后就如上海这两天的天气拨云见日,对于未来自己的方向喝定位一点点清晰了起来。
先慢后快、先苦后甜,2019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