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宋江面厚心黑,为人奸诈,但我觉还是不要过度解读,宋江可能不知道吴用的计策,但梁山大部分人都反对诏安,他也不能一意孤行。
此次诏安只能作罢。
却说宋江回到忠义堂上,再聚众头领筵席,宋江道:“虽是朝廷诏旨不明,你们众人也忒性躁。”吴用道:“哥哥,你休执迷!招安须自有日,如何怪得众兄弟们发怒?朝廷忒不将人为念!如今闲话都打叠起,兄长且传将令:马军拴束马匹,步军安排军器,水军整顿船只,早晚必有大军前来征讨。一两阵杀得他人亡马倒,片甲不回,梦著也怕,那时却再商量。”众人道:“军师言之极当。”是日散席,各归本帐。
宋江埋怨众人性燥,此处宋江不知情吴用设计,阮小七调换御酒,吴用萧让调包诏书一事,如果知道,没必要和吴用打哑谜。
如果是唱红白脸,诏安不成,他应该高兴,关起门来不应该埋怨。
不然他隐藏的就太深了,如果诏安也只是他的掩饰,他的真实目的不是诏安的话,又是什么呢?书中直到宋江临终,都没有表露出除了诏安后建功立业外的第二个目的。
还是不要过度解读。
他是想促成招安的,诏安不成是朝廷诏书言辞上出了问题。
他嘴里的急躁指的是,在忠义堂,李逵扯碎诏书,众人拔刀相向,一大半头领都闹起来了,法不责众。
吴用出面劝说,与朝廷降诏前众人商议时的话对应了起来。此时众人的话,都一一得到了验证,吴用以此劝宋江放下幻想,准备好对付朝廷的征讨官军,然后再谈诏安。
众人都支持吴用的话,宋江也么有言语,这次不成还有后续诏安,提高筹码也有好处,就顺水推舟,顺应众人意见了。
这么一来,李逵等人破坏诏安,已经是可以接受,甚至是有功的了,不会受到惩治。
宋江还指望这些战将对付征讨官军呢。
第一次诏安闹剧,就这样按照吴用的剧本落幕。
梁山和蔡京高俅阴差阳错的达成了一致意见,共同推动了第一次大征讨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