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舒心
要想凌空舞,要有真技术!平时刻苦步步练,不能靠恶补!
为减轻学生及学生家庭负担,有关部门出台治理“四乱”的相关制度,法规,让优化教育环境真正做到有法可依,这是建设法治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深得广大家长的欢迎。
可是,事必有因。为什么要补课?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读初中时就补过课,学生每人交两块钱的补课费,家长,学生不但没有意见,反而非常支持,强烈建议学校才组织的。因为,当时英语老师缺乏,在初中一年级让一位学校接班的开机器师傅,一边学一边教的情况下进行的。在初中二年级换成了虽是高中毕业生,但一结婚生子,倒是很敬业,常常抱着幼小的孩子上早读,可以说基本上都是读,老师很少去讲,我们也不知从哪里去问,多是不求甚解,囫囵吞枣。
可偏偏中招考试要考试,同语文,数学一样的分值。鉴于此,学校才不得不想出补救措施,让两位中等师范毕业的老师利用暑假给我们突击恶补英语。首先把我们两个初中毕业班,一百多名学生按照英语成绩分成两个英语补习班,基础好的直接学习初中三年级五册,六册英语,基础差点的从初中一年级一册,二册开始,可谓分层教学,因人而异。
师范是不开设英语课,基础也就是中学的底子,不过这两位年轻老师很是热情,认真,三年的英语基本补习了一遍。
这两位老师也是一边自己刻苦学习,一边认真教书,尤其,樊老师自费买了一个录音机,把自己,自己的学生读音录下来,反复与录音磁带对照以纠正读音。试想那时候的一个现在看起来简单的录音机是老师两个月的工资,别说学生,就是一般老师也买不起。我们很是佩服,尊敬我们的老师。
我也多亏了这次的英语补习,才在中招考试中取得不错的成绩,顺利考取濮阳师范,毕业后,才依靠这点基础,壮着胆子教了三年初中英语。我终生感激那次暑假补课,让我实现华丽转身,走上讲台终身为人师。
可后来,教育呈现愈演愈烈的内卷趋势,不可成为一种时尚,潮流。在激烈的竞争考试面前,成绩决定论,谁不补课谁吃亏。于是,学生,家长,老师都被卷进来,牺牲了放学后,星期,假期。增加了学生负担,剥夺了学生玩乐时间,权利,增加了家长的经济负担,教师也是苦不堪言,被人羡慕的一周两天星期,一年两个假期被教育补课内卷冲散。
不排除某些居心不良的老师,唯利是图,利益熏心,把教育做成了买卖,说的严重点:补课就是为了赚钱。如此,导致一些补课机构肆无忌惮,到处泛滥,什么疯狂英语,大山外语,牛津英语,剑桥英语,作文补习班,奥数补习班,艺术类也是变着花样,屡见不鲜。民办学校直接利用自己的优势,在学校集体补课。
这不是真正的为学生着想,查漏补缺,因材施教,而是要么赶课讲新课,争取更多的复习时间,要么反复机械练习借以提升成绩,打造考试高手,在考试中胜出,实现身份地位的转变。因为人口大国不可改变的事实,考试是选拔人才的关键。
补课成为鸡肋,需要补的补,不需要补的也补,唯恐落后与人。这极大挫伤孩子们身心健康,扼杀了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增加人们的负担,成为人们口诛笔伐的关键。
可是,如今加强对学生学籍管理,留级很难。学生一旦学习出现问题,一时跟不上,又不能补课,加上学生家长不懂教育,又不去操心管理,学生就会变成学困生,再加上学生习惯不好,扰乱学校秩序,违反学校纪律,被老师批评教育不甘,更加逆反,时刻处在辍学的边沿。有些学生直接问老师:怎样才能被停课,劝退?吸烟,打架,偷窃,上网,恋爱等我就怎么来!
有些家长没有时间陪伴孩子,常年外出打工说个实情话,很多家长都没有上过几天学,不是几个字,不懂教育。可是,望子成龙心切,不惜血本,为孩子选择好多学校,以为把孩子送进好的学校就完成了任务,尽到了义务。殊不知,尤其县城学校每班多达七八十名学生,老师怎能照顾的来!可是,老师无可奈何,没有权利让谁来谁不来!领导也说无奈,夜风挡不住,哪家神仙也不敢惹,哪个职能部门也要给个面子!
前些天我看到一则报道:一位九年级的学生家长,多方打听一位名师给自己学生补课,自己孩子基础欠佳,也想补,通过关系介绍,这位名师障于情面,没有拒绝,家长也心甘情愿付出一定的老师辛苦费(也就是补课费),这也算是你情我愿。
学生经过补课顺利考取心意高中。可过后,这位学生家长以收取补课费为名把老师告了。检查部门像饿狼遇到小羊,蚊子盯住儿童,闻风而动以“纠正不正之风”。这位名师不但退回了全部补课费,而且受到相应处罚,开除公职。悲催!
一位邻居的孩子在上小学四年级,假期要补数学,我问原因。他说:原来数学每次考试都是八九十分,换了老师后,孩子学习不感兴趣,这次升级考试只考三四十分。不让孩子不补课,以后怎能学得会,跟得上?这还是求情原来的数学老师给补课。我顺便问:考取三四十分是咱一个,还是大部分?他说:不知道。
我就想:孩子学习下滑,考试成绩不理想是受多方面制约,学校老师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养成的教育,也就是学习习惯,能力,品质的培养。习惯比能力重要,能力比知识重要。孩子没有良好的习惯,怎样补,也会于事无补!
这位家长从没有辅导过孩子作业,更没有陪伴孩子学过习,自己也从不学习,回家就是吃喝睡,见到孩子最多的一句话,不好好上学就打工去,少花钱还能挣钱。要么就是考取清华,北大这些不着边际的话,孩子心里会是什么滋味?只有家长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孩子的优秀,从家长严格自律,好好学习,让自己优秀开始。
这就是中国的家长:自己作为母鸡趴在窝里,异想天开自己的孩子成为雄鹰翱翔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