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屡被骗的老人

我是很少在家看电视的,现在基本上用手机,偶尔会看一些新闻,虽然确实讨厌新闻。而我却发现一个现象:每次看新闻的时候,总会有一条是关于老人被骗的。

我就在想:一次二次也就罢了,怎么每次看新闻都看到这样的话题?真的是因为人老了,头脑不好使了,还是因为缺少了子女的关心,亦或是想活的再长一些,再或者是返璞归真,成了“老小孩”?

最让我疑惑的是:虽然不是每个人都爱看新闻,但出现频次这么多的话题,总会一传十,十传百吧。就算是这个情况也没有,就连“天上不会掉馅饼”“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都没有听说过?难道是因为骗子的“套路”太深了?

看看评论,五花八门,不一而足。

当看到一种评论观点是“犯罪成本低”的时候,我就在想:犯罪成本真的低吗?

如果算一笔相对来说比较深远一点的账:一个人从小长到大,父母给他的衣、食、住、行,给他的“养育”,价值几何?媒体一次次播出这类的话题,告诫大家要小心谨慎,又价值几何?

再深一些想:这些犯罪的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或者是价值观?到底是谁,让他们的认知变成了现在的这个样子?

再深远一些想:从古至今,此现象更迭不断。既然存在,就有其存在的道理。不然,早就被历史淘汰了。

我在看《黄帝内经》的时候,作者提到一个观点:别人能伤害你,是因为你本身有能被伤害的地方。家里没有内鬼,招不来外贼。只有内心有那种自我厌恶、自我仇恨的因子,别人才能伤到你。

再次看到作者说的这个观点的时候,我反复琢磨起来: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了,人却越来越浮躁了。是不是就是说,人在追求“物质生活”的时候,把“精神生活”放在了一边?

这个“精神生活”是什么?就这么不被尊重?

我想了想,这个“精神”说的可能是咱们中国独有的传统文化。

那是不是最终还是要“反求诸己”?

人,首先要解决的是“生存”的问题,其次是面对物质的欲望和身体的健康,当克服了欲望,就是接下来的精神生活,身体会更加“健康”。

孔子的话,其实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从上次看了激活喉轮的文章,做了文章里相应的练习后,最近内在那个“我”,一直在告诉我一些关于真实和表达自己的重要性。...
    玄月之佑阅读 2,649评论 0 5
  • 要锻炼自己每天都要出门见人, 不然就会越来越不敢见人。
    自然清醒爱自己阅读 1,326评论 0 0
  • 今天,美国股市的银行股飙升,特朗普预计放松对银行业的监管,高盛股票(GS)上涨约4.5%,摩根大通股票(J...
    小小杠杆阅读 3,211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