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大黄跟我吐槽:跟他老公结婚,是这辈子干的最后悔的事。大黄的老公大王,很帅,像余文乐,人很善良。但是,大王的家境,学历,收入都比不上大黄。大黄是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姑娘,能吃苦,也不怕吃苦。结婚的时候,也没觉得这些有什么,就像亲戚说的:穷不可怕,只要人诚实可靠,就能混好。大黄也认同这个道理。
但是,大黄越来越后悔当初的决定。因为三年的共同生活,她发现:大王从来不会主动早起,每天都是被动起床。
原来,大王瞌睡特别多,睡得早,起得晚,早上从来没有主动早起过,每天早上惊慌失措的上班,也从来没时间吃早餐,更别说为老婆孩子做早餐买早餐了。大黄觉得大王没学历,没家庭,没技能更应该早起。早起做顿美味的有仪式感的早餐;早起安排一天的事情;早起学习点什么技能。。。大黄焦虑:一个不能主动早起应对生活的穷小子怎么翻身?
大黄总结了一条规律:现代社会贫穷的原因是懒和笨。而睡懒觉的习惯就是身体和大脑懒的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
俗话说:一天之计在于晨。无数个惊慌失控的早上,就是惊慌失控的一年。一年又一年,就是惊慌失控的一辈子。
知乎上有个问答:为什么有些人能吃生活的苦,却吃不了学习的苦?点赞最高的回答是:学习的苦是主动的,生活的苦是被动的。看到这,我好像明白大大黄嫌弃的是大王没有上进心,不勤快。
之前网上看到一个段子:要饭就没有要早饭的,因为他能早起就不至于去要饭。我无法反驳。除了特殊职业,早起的鸟儿才有更多的虫子吃?早起是有上进心和勤快的表现吗?
我采集了各个行业的一些朋友,让事实说话吧。
A. 王先生,36岁。我是一个产品经理和企业投资人。合肥市趁早读书会会长。每天六点钟左右我们一家三口起床,老婆陪孩子晨读半个小时。吃完早餐后,我骑10几公里的自行车去公司,车给老婆开,她要送儿子上学。到公司后我会做效率手册,安排一天要做的事情,到点上班。
B. 邱女士,33岁。我是总助,也是宝妈,每天早起看新闻或者读半小时书,正常洗漱然后去公司上班。
C. 杜先生,41岁。我初中毕业,去服了两年兵役然后打工,闯荡至今,现有一家建筑公司,一家农庄,一个俱乐部的股份和某商业银行的股份,几十年都是早起看看新闻,有什么新的政策。做生意必须要关注各方面的政策的。
D. 李女士,35岁。我是高级形象顾问,每天6;30-7.00起床,然后听着轻音乐做肢体拉伸,冲杯咖啡,读书半个小时。
E. 张女士,29岁。中国手绘国际行业协会安徽分会会长。我是一个插画师,现有自己的手绘工作室和设计工作室。不会早起,因为白天效率高,中午没午休的习惯。
F. 叶女士,28岁。我现在在经营自己的瑜伽馆,也是宝妈。不会刻意早起,因为宝宝睡得晚起得晚,跟着宝宝的作息走。有时,早上会给学员上早课,就早起。
G. 叶女士,40岁。我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还算幸福的。女儿现在在国家体操队。我是家庭主妇,会早起,做早餐,做家务,有时会去健身。家里没有睡懒觉的习惯。(上面的C杜先生是她老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