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朋友圈被罗玉凤同学刷屏了。
罗同学写了一篇10万+的爆款文,从后来罗玉凤同学自己透露的数据知道,这篇文章的阅读量达到300多万次,赞赏有20万之多。尽管后来罗玉凤决定长久关闭微信公众号的赞赏功能,并把20万的赞赏金捐给大凉山的贫困儿童,还是无法消除其他人对她的批评。
在那篇《求鼓励求祝福》的文章里,罗玉凤回顾了自己的过往:她辞掉教师的工作,辗转到了上海,后来又去了美国,在一家美甲店工作。目前正在努力,打算拿到美国的绿卡。这些耳熟能详的故事,之所以吸引了大众的眼球,是因为他在开篇就提出了一个刺激人心的命题:你的命,就是不认命。罗玉凤所有的故事,都很好地诠释了这句话。
这篇文章之所以得到广泛的传播,是因为每一个人都在其中看到了自己的人生。看这篇文章时,大家想到了自己经历的辛酸事,把自己的情感叠加到了这篇文章里。这篇文章说出了他们经历的困顿,历经的心酸,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期望。
有些批评罗玉凤的人,把她过往的言论一一罗列出来,认为她为了红,说出格的话做出格的事,是典型的三观不正。我们可以就事论事的批评她的言论和她做的事,但把她的相貌和言论联系在一起,就难免有人身攻击的嫌疑了。他们认为罗玉凤同学靠丑搏出位,这种思维方式何其恶毒,按照他们的逻辑,那些面容丑陋的人,根本没有资格活在这个世界上。
民间故事里的钟馗,因面貌丑陋,虽然才学满腹,却不被点状元,自己激愤不过,在殿前竟撞柱而死。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服器·锺馗》说:“《尔雅》云:‘钟馗,菌名也。’《考工记》注云:‘终葵,椎名也。’菌以椎形,椎以菌形,故得同称。俗画神执一椎击鬼,故亦名钟馗 。好事者因作钟馗传,言是未第进士,能啖鬼。遂成故事,不知其讹矣。”钟馗撞柱之事虽不实,却反应了底层民众对面容丑陋之人不被不被公平对待的态度。
那些认为凤姐靠丑博出位的人,他们满满的优越感和当年的纳粹有什么区别?纳粹屠杀犹太人的时候不就是认为他们说是劣等民族吗?如果这些人掌握了政权,难保不会做出和纳粹同样的事情。
这个世界上有多少光鲜亮丽的人,内心却被巨大的自卑压抑着。他们活得憋屈,亦步亦趋地走在别人的阴影里,从来没想过自己应该怎么活。现在他们看到一个没被容貌困住的灵魂,觉得找到了自己的代言人。他们转发罗玉凤的文章,并赞赏,是对一个努力的人的鼓励。有人批评这样的行为,嘲讽他们只有七秒的记忆。我想有些人不是这样的,他们知道罗玉凤的过往,现在是看到了她的转变而鼓励。
这没什么不好的,毕竟活在这个憋屈的世界上,人要找到同行者,给自己一个目标,提醒自己也要努力,过上好一点的生活。这没什么见不得人的,大家都应该活得生猛些,把横在这条道理上的障碍物,统统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