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家长,我们给了孩子生命,我们对孩子有养育之恩;作为孩子,他们也有得到爱的权利,他们也背负着父母的厚望。
假如孩子是一棵小树苗,你希望这棵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那么你必须在一段时间里经常而适时地浇水施肥,这种浇水施肥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爱,多了少了会出问题,早了迟了会有影响,偏了错了更会有麻烦,不偏不倚恰到好处精心栽培方能取得最佳效果,取得最佳效果往往是因为付出了最真挚的爱。因此我们不妨经常问问自己:孩子感受的到我们的爱吗?我们爱的是否恰当?
一个聪明的父母懂得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扮演不同的角色,有时他是孩子的老师,有时他是孩子的朋友,有时孩子是他的老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应该把孩子当做是一个个体,而不是你的下属,孩子小时候常常需要哄,为什么他长大了,父母就没有耐心去哄他了呢?换句话说,你会讨孩子的开心吗?
1、投其所好
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要知道孩子喜好,才能投孩子所好。这就需要父母平时在生活上的细心观察,耐心倾听。孩子今天想要吃西红柿炒鸡蛋,那么你就不要做西红柿蛋汤给孩子吃啦!发现孩子的喜好,并且用孩子喜欢的方式传递给孩子,这样对之后的沟通、亲子关系的建设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2、蹲下来说话
在一个圣诞节的晚上,一位年轻的妈妈,带着五岁的女儿去参加圣诞晚会。热闹的场面,丰盛的美食,还有圣诞老人的礼物……妈妈兴高采烈地和朋友们打着招呼,不断地领女儿到晚会的各个地方,她以为女儿也会很开心。但女儿几乎哭了起来,母亲开始还是很有耐心地哄着,但多次之后,女儿坐到地上,鞋子也甩掉了。
母亲气愤地一把把女儿从地上拖起来,训斥之后,蹲下来给孩子穿鞋子。在她蹲下来的那一刹那,她惊呆了:她的眼前晃动着的全是大人的屁股和大腿,而不是自己刚才所看到的笑脸、美食和鲜花。她明白了女儿为什么会不高兴,她蹲下来的高度正是女儿的身高。
在这个小故事中延伸到家庭教育上,父母总是习惯对孩子发号施令,把自己的思维和主观愿望强加到孩子身上,而很少考虑到孩子内心的想法。蹲下来和孩子说话,父母与孩子才有可能平等地交流。
3、保持一颗童心
在和孩子交流的过程中,保持一颗童心就可以很容易走进孩子的世界。家长常用成人的眼光看孩子,其实孩子有自己的天地,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感到新奇,充满了幻想,好游戏,爱提问题。作为父母如果总是站在大人的立场、角度与孩子交流,有时反而会难以进入孩子的世界,孩子也需要理解。
4、和孩子一起做游戏
与孩子一同游戏可以增强亲子之间的互动,增加亲子间的感情,增强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但是,与孩子一同游戏,父母也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积极予以必要的参与,同时给予引导,不能轻易拒绝孩子,也不能漫不经心地应付孩子……
注:本文为每周微课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