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儿子坐公交上街。
回来的路上,公交走到半道,就莫名其妙地停了下来。虽然与司机师傅只隔着一个靠背的距离,但还是没有足够的勇气问一句:“师傅,为啥不走了呢?”
因为没有勇气,只能是和其他乘客一样,呆坐着,枯坐着,或者是无所事事地坐着,或者是心事重重地坐着。
怀里的小儿只安静了数秒,就躁动不安起来。一会儿要站,一会儿要坐,一会儿要抓扶手,一会儿又要去摸车窗……
即使如此,亦是不能抚平他的躁动,没一会儿,小儿开始哼哼唧唧,看来是要哭了。为娘的,心里一下子就乱了方寸。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怎么哄他高兴?出门的时候,一丁点儿的辅食都没给带。挣扎中。
就在与小儿做搞逗表情包时,一扭头,看到了后座上的学生。
穿着休闲时髦,发型拉风帅气。怀里抱着一只书包,想必是去补课了。欲与学生打招呼,不料人家低着头不说,给我的,还是个侧脸!
只断断续续地听他和旁边的同学说着话,时不时还有笑声飘过来。
不多时,车子开动了。走了几站地,那学生在车子刚刚站稳,车门刚刚打开时,就一个箭步跳下去了,留给我的,竟然是个背影!
我在想,他是当真没看到我还是明明看到我却装作没看到?是明明看到我却装作不认识我还是他既看到了我也想和我打招呼却因为不知说什么而最终作罢?
原因不得而知,心里却却像是三九天吃冰棍儿――拔凉拔凉的。
课堂上的师生关系,在课下荡然无存不说,连取而代之的都没有,真是可怜!
我们口口声声说的“和谐师生关系”,为什么在我这里一点都不和谐呢?问题出在了哪里?
想起老早以前的一件事。
那天是周末,也是出去逛街。在步行街上,先是遇到了一个学生,她站在与我隔着一家店铺的另一家店铺门前,来来回回地翘首张望,看样子,是在等人。在她看到我之后,慌乱地递给我一个捉摸不定的眼神后,待我回过神来,她已经不见踪迹。
过了一会儿,还是在步行街上,迎面与另一位学生相遇。他和他妈妈也在街上。见到我,他笑着问:“老师,您也逛街?”简单地聊了几句后,告别。
这件事,给我的触动很大。为什么同样是学生,他们见到我会有这样强烈的反差?
学生的性格?家庭的教育?与教师的关系?教师自身的魅力?
……
原因应该有很多,不止是这些。
就像今天“遭遇”的这事儿,我就又开始反思了。
今天遇到的这个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一般。属于那种多余话一箩筐,正经话没一句的类型。从前课上表现还可以,课下作业,包括可恶的成绩,都还说得过去。初二开始,一切推翻。可能是青春期的缘故,旺盛的荷尔蒙,萌动的青春意识,懵懂的独立思想把他包装成一个对于我们来说都有些陌生的人了。
他妈妈多次到学校与我们这些老师沟通交流,也都在竭尽全力地想办法与可怕的青春期“斗智斗勇”,但,结果好像并不令人满意。
今天,我遇到他,他遇到我,明明是熟悉的人,却要人为地变成陌生的人。造成这种“纵使相逢却不识”的尴尬,究竟是谁之过?
教师的魅力不够,这肯定是重要原因。人格魅力,学识魅力,生活魅力,生命魅力……没有魅力的教师,就像没有特色的产品,迟早都会被遗忘,被淘汰。
学生的情感培养不到位。这是次要原因。家庭教育,父母影响,学校教育,教师和同伴的影响,都可能让学生的“三观”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
我们的民族是一个重视修养的民族,我们的国家是一个重视礼仪的国家。一个见了熟人连基本打招呼的礼貌都没有的人,他的前途在哪里?他的未来在哪里?
情感教育,不是说起来头头是道,滔滔不绝的爱国与奉献,而应该是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入手,在微小处落脚。脚踏实地地关注生活,关注自然,关注身边的人。
一个人,只有仰望星空还不够,更多的需要脚踏实地。只有脚踏实地走好脚下的路,才能抵达远方,才能登上高处,才能仰望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