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完了《活着》,就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也是一个人类探究的终极命题,“人究竟为什么活着?”,为了生存?为了责任?还是为了实现生命价值?如果是为了生存,那人们在已经满足基本生存所需能量外,为什么还要汲汲营取?如果是为了责任,那假设这样一种情况,自己的责任负责客体一旦不存在,我们又将何去何从?最后一点,活着就是为了实现生命价值,世人万千,各具活法,如果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予以置评,有蝼蚁蛆虫,有牛羊安槽,亦有陆王苍雄,古人云“子非鱼,安之鱼之乐?”,今日借用,子非蝼蚁蛆虫、牛羊、陆王苍雄,又有什么资格去评说,蝼蚁蛆虫鄙薄,牛羊无志无趣,唯有陆王苍雄才是我辈效模。我们经常会陷入这样一种思维误区,别人让我怎么活?别人教我怎么活?毫无所觉的钻入主流价值观导向下的框架,成为别人眼中的“精英”,活着一直奋斗在自我培精的路上,一刻不得停歇。
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想表达什么,更没有办法去回答这个问题,但我欣赏梭罗的观点:
“生命十分宝贵,不应为了谋生而无意义的浪费掉。”
“人必须不顾一切地听凭良知来行动。”
让自己的心先安静下来,我们便知道该怎么做了,人最强大的敌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