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角的不同,问题的本质也不同
对于许多将要步入职场的人来说,或许每个人都知道要筹备一些东西,
简历,是每个人都会首先想到的,然后找各种模板,找各种人帮忙制作。
一通花里胡哨的操作,据我观察,大多数简历都一言难尽。
简历的制作,我们暂且不谈,我们先说说简历做好之后的面试。
面试的时候,经常会有这样一个问题“请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吧”
然后你:“你好,我叫XXX,毕业于XXX,今年XX岁,家是XXX”然后唯唯诺诺的,坑坑巴巴。
上面的应该就是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自我介绍了,如果较多一点,可能更有甚者,会再加一些“家里面有几个兄弟,爸爸做什么,妈妈做什么......”
是不是有些似曾相识?
喂喂喂!这不是盘查户口登记信息的。
或许你会想,这就是我的自我介绍啊,自我介绍不是介绍我自己介绍什么呀?
没错,但方向不对。
我们暂且不说好坏,我们换个角度来,用面试官的角度来考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我们是面试官,首先我们肯定对其简历,或者信息有一定的掌握。
然后还让你做简单的自己介绍,是为了了解什么?当然是为了了解简历上没有的东西!
那么,哪些东西是没有的呢?这就取决于你简历的内容了。
你觉得,你和他说一些专业术语,他会听得懂吗?
暂且不论听不听得懂,他的目的,就是筛选人才,而且面试官也将从和你的最开始沟通,奠定你这个人的性格特点,做基础认知。
就像他给你出一道题,你罗列了一二三几条解答,他看的是你解答的逻辑,或者思路,是否清晰有条理,具体答案,则不是他考虑的。
因为这需要更专业的人来做——你的岗位领导。
那么我们说回最开始的简历自己介绍,就像我前面说的那样,需要逻辑清晰的描述介绍自己。
例如,只需要说最简单不过的基本信息,姓名,毕业院校,是否有工作经验,有什么兴趣爱好,特长,特点,经历等。
当然,这些也并不是随便说一个爱好之类的就可以,要有针对性。
例如你面试的岗位是文案编辑,那么你就可以回想一下自己爱好和文字有关的事情,例如喜欢看小说,看过多少部,什么类型等。
面试官获取的信息则是,你之前看过很多小说,有很大的涉猎范围,对工作很有帮助。
在例如你面试的岗位是平面设计,那么爱好摄影也是一项很不错的阐述。
当然,所有的事情,都是基于你岗位的认知,以及从实际出发,不能没有就虚拟一个,这完全没有必要。
唯有自己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