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我们通过《学生诗词共赏》读了李白的《赠汪伦》,今天我们再次迎来了诗仙李白的一首《静夜思》。这是一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一首诗。老外们想学中国的诗词的话,记者手《静夜思》一定是名列前茅的。
至于李白的生平,我们不再赘述。李白这一生可以说是:“一身才华思报国,几度沉浮愿未偿。唯伴山水寻常醉,抒尽豪情隐愁肠。(个人原创)”李白诗作飘逸的背后也极大地隐藏了其壮志难酬的情怀。李白一生不得志,可能也与其身世有关。但这只是一种推测,李白是夺权失利的宗室后代。根据资料的记载,李白的孙女在收拾其祖父的遗物中,发现李白是凉武昭王嫡系的后人。凉武昭王就是唐朝王室所认定的先祖,李暠。根据李白孙女的发现,以“五世为庶”往上推测,李白可能是李建成或者李元吉的后裔。所以,他不能通过科举考试做官。
这首诗是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金陵拜谒求推荐而不成,失落地离开金陵。来到扬州。没想到到了秋天,“仗剑天下,身体倍棒”的李大侠”却生了一场病,不得已一个人侨居旅社。相传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九月十五日左右的夜晚,月明星稀,诗人抬头望见天上一轮皓月当空,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诗《静夜思》。与之同时同地写的还有一首诗——《秋夕旅怀》。下面我们先一起欣赏一下这首《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第一句“床前明月光”,很简单的一句话,就是李大侠一觉醒来,发现洁白的月光就像一盆清水一样,均匀地洒落在床前。但就是这个“床”,却引来了很多的争议,竟然有五种说法。(五种说法来源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
第一种说法:指的是井台。已经有学者撰文考证过。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程实将考证结果写成论文发表在刊物上,还和好友创作了《诗意图》。
第二种说法:指的是井栏。从考古发现来看,中国最早的水井是木结构水井。古代井栏有数米高,成方框形围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内,这方框形既像四堵墙,又像古代的床。因此古代井栏又叫银床,说明井和床有关系,其关系的发生则是由于两者在形状上的相似和功能上的类同。古代井栏专门有一个字来指称,即“韩”字。《说文》释“韩”为“井垣也”,即井墙之意。
第三种说法:“床”即“窗”的通假字。本诗中的‘床’字,是争论和异议的焦点。说是既然作者抬头看到了明月,那么作者不可能身处室内,在室内随便一抬头,是看不到月亮的。
第四种说法:取本义,即睡觉的器具,《诗经·小雅·斯干》有“载寐之牀”,《易·剥牀·王犊注》亦有“在下而安者也。”之说,讲得即是卧具。
第五种说法:床应解释为胡床。马未都等认为应该是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马扎功能类似小板凳,但人所坐的面非木板,而是可卷折的布或类似物,两边腿可合起来。现代人常为古代文献中或诗词中的“胡床”或“床”所误。至迟在唐时,“床”仍然是“胡床”(即马扎,一种坐具)。
但结合上下文,个人认为这个“床”,就是睡觉用的床,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下文“疑是地上霜”,一个“疑”字体现出作者睡梦刚醒,根本分不清是月光还是霜,所以用了“疑”字。所以,“床”是“井台”、“井栏”或是“胡床、马扎”的说法都不是很贴切。作者也不会深秋时节大半夜地睡到井台或井栏上去,不用说坐着在生病或者病刚好,就是没病也不可能干这种事——除非梦游,好像没听说过李大侠有这种嗜好。是“胡床、马扎”的说法也不妥,李白也不可能大半夜的没事干,坐着马扎睡觉吧?与“窗”通假的可能性不大。为什么?俩字差了十万八千里,除非李白大半生都糊涂了没有改过来。
所以,个人认为这个床就是睡觉的床,这个床或许离窗户很近,月光一下子照到床前了,也可能是作者懵懵懂懂地醒来,第一个注意到的就是透过窗户照进来的一小片月光。离床或许很远,但漆黑的夜里,光亮是最容易引人注意的。李白坐在床上,不自觉地就吟出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意思是说:洁白而又清冷的月光就像一盆清水一样,均匀地洒落在床前。作者忽然从梦中醒来,迷离恍惚中竟然将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落在地面的浓霜。这个“霜”字用得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暗示了季节的寒冷,还从此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的心,为下句的思乡之情做好了铺垫。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两句是写李白清醒了之后的情形。这里的“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作者已经完全清醒,或许也走到窗前(如果离床比较远的话)的那片月光下体验了一下是不是霜。他抬起头望见一轮皓月正高挂于天空之上,而且是一轮圆月——这首诗是写于农历九月十五左右。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这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思”的可能是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也可能是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还可能是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或许兼而有之,无不在他的思念之中。一个“低头思”也衬托出了作者羁旅异乡的孤独与苦闷之情。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羁旅异乡,深夜短梦初回的情景。深秋诗人住在一个寂寥的庭院之中,皎洁月光透过窗棂射到床前的同时,也渗透着森森寒意。诗人突然醒来(或许是冻醒的),迷离恍惚中,仿佛看到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诗人走到窗前才发现地上的不是霜痕而是月色。他抬起头仰望天空,一轮冷清的素魄正高挂中天空之上,秋夜的天空是如此明净。秋月的光明和清冷,再加上自己之前病卧他想。一种孤寂的情怀不由自主地涌上心头,作者不由自主地想起家里的亲人,想到故乡的一切。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
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甚至是脱口而出,浑如天成。内容是单纯的,但其含义却又是丰富的;内容是容易理解的,却又让人体味不尽,深深陷入其中。“此处无声胜有声”——诗人所没有直说他的孤寂,他如何思乡;但这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
这首诗只是用叙述的语气,没有任何奇特新颖的想象,也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绎;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全诗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抒发了作者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这首诗体现了“大巧不工”的妙境。
同时,我们也一起欣赏一下同时同地李白写下的另外一首诗《秋夕旅怀》
凉风度秋海,吹我乡思飞。连山去无际,流水何时归。
目极浮云色,心断明月晖。芳草歇柔艳,白露催寒衣。
梦长银汉落,觉罢天星稀。含悲想旧国,泣下谁能挥。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我们从李白的诗中还能体味到什么更多的东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