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反馈法——想办法把自己置身于某个决策之前,然后想象一下自己会怎么判断,最后再拿结果来反馈。这种“预测-反馈”思维往往是建立判断力和启发能力的关键,在上一期14天计划的种,我就给学员出了大量的题,让他们回到“伟大创意”、“伟大决策”之前,先做出自己的判断再看答案,最后代入自己的工作,结果发现显著启发了更多想法。
摘自李叫兽
找到经典的商业案例,先放着高人的解决方案不看,自己先想,最后再看高人的答案,再纠正自己的想法。以后遇到类似的想法,就可以尝试着用高人的思路,我认为这是一种问题先行的逆向思维,正常应该是直接拿着方法论上来解决问题。两者相比较,多出来个“对比”,就是这个对比,起了很大的作用。
记得上学的时候学英语发音,那时候还是复读机,其中有个功能就是“对比”,照着文字材料读一遍演讲录下来,再跟原声的演讲声音对比,调整自己的发音,再录音,再对比,几个回合下来,自己的发音确实无限接近原声,甚至还在年级的英文朗诵比赛拿了全系第一。
再有就是写书法的经历,也是一遍遍的照着字帖临习,单看自己写的字已经很满意了,但当把字贴在墙上仔细跟原贴对比,还是差了十万八千里,要是没有这个对比的过程,还真是把自己也给蒙过去了呢。
如今,自己有心提高口头表达、书面表达的能力,其实也可以考虑用这种预测-对比-修正的方法论,譬如朗读,可以先自己跟着字稿念,然后拿出来原声对比,调整自己的声音,反复练习。再比如写作,找到一个牛人写过的题目,自己也写一篇,再拿出来跟牛人写的对比,看人家是如何谋篇布局,如何遣词造句。
这个方法论中不可忽略的就是一定要是“你和牛人是一样的练习对象”,同一篇演讲、同一篇文章、同一个商业问题。看人间怎么弄,对照自己弄的,找出自己的不足,改正,接近,最后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