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和在北京的闺蜜视频聊天,谈到职业焦虑的事。
一来我们都是90后,再过个三两年就奔三了,三十大关给我们造成了时间上的压力与紧迫感;二来是看看自己毕业后的黄金15年的职业生涯里,是否真的学到了强技能,让自己成为不可替代的人?
如果自己什么都没有,一旦超过30岁,到了35岁,甚至是40岁以后,就非常容易被社会淘汰。
再转头一看,2021年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一,留给自己的时间又能剩下多少呢?
当然,急躁归急躁,很多事情还是要捋一捋的,万不可操之过急。
那么对于年近30的我们来说,应该如何应对职业焦虑?提早做好长远规划?
我们需要认识到的一点是,感到职业焦虑的原因在于自己的强技能不足,不足以成为不可替代的人,由此才对未来抱有强烈的不安和危机感,害怕被别人取代。只有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更好地弥补自己的短板,继而成为热门人才,永远有“吃饭”的资本。
首先,我们的黄金职业期只有15年,期间要决定做什么事,实现什么价值,得到什么样的利益。同时,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成绩是依靠公司/品牌背书得来的,还是来自于自己的能力储备。
其次,每半年就复盘一下自己的简历,要好好列一下自己的工作职责,职责里有哪些工作内容是重点,需要哪些装备和能力用以提升自己的强技能;哪些工作内容是辅助自己的;又有哪些工作内容是纯属耗费精力,并无任何帮助的等等,然后再根据这些工作内容做比例分析,强技能占比多最好,反之则趁早做决断。
第三,每1-2年可以去人才市场逛一逛,看看行业的发展前景和薪资水平,以及其他行业的发展情况。同时,也可以看看公开招聘的公司他们对应聘人员的要求,需要掌握什么技能,有什么样的硬性标准等等,我们可以从中获得信息,以便培养自己的第二、第三技能,不断完善自己的短板,跟上时代的步伐。毕竟“活到老,学到老”从来不是一句假话。
最后,看公司的发展和自己对未来的规划是否一致,并有无提升空间。
相信对自己梳理一番之后,不论有什么样的职业焦虑,我们都能得到清晰的思路和对未来的规划,哪怕是到了30岁、40岁,我们也可以无所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