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脚步渐渐远去,年味是否还在你味觉上,挥之不去呢?
人的味觉偏好建立在从小的记忆上,走的再远,也不会忘。
美好的食物里总是会带有回忆,所以味觉是有记忆的。
在小时候,那些关于家的味觉,一在记忆里扎下根,便不会随着时间淡去,反而愈久弥新,时时指着家的方向。
除夕那天萦绕的热气,混杂着肉菜的香味,伴着家人亲朋喧闹的记忆,反倒是开始离家后,每在近年关的时候愈加清晰,年味就应该如此了吧。
今年是我第一次不在家乡过春节,除夕之夜,看到朋友圈发来各种美食,舌尖上的年味,裹着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萦绕心头,荡漾开去。
01. 白切鸡
俗话说,无鸡不成宴。
搭配沙蟹汁的白切鸡
是两广菜系的首选菜肴
原汁原味的白切做法让食客欲罢不能
不过,白切鸡看似简单
但是做起来却很讲究
一不小心就会搞砸了
刚熟不烂这个特点到底要怎么把握?
事不宜迟
现在就为你揭开白切鸡身后的秘密!
做白切鸡,有三点很重要,一是选鸡,二是煮鸡的火候和手法,第三点也非常关键,那就是蘸酱。想要做出媲美酒店味道的白切鸡,这些都是关键,缺一不可。
第一步:挑鸡
并不是所有的土鸡都能煮成白切鸡,我们最好选走地鸡。所谓走地鸡,就是农家自然放养、自然生长的鸡,一般肉比较实,皮比较脆。
走地鸡从外观上来说,最主要是个头小,颜色比较浅,鸡脚比较小。
要注意,不要挑到鸡冠发紫,萎靡不振的鸡,因为有可能是病鸡。
第二步:煮鸡
白切鸡除了皮爽肉嫩外,骨髓里还要带有一点血丝。要煮出这样的鸡,火候很有讲究。其中一个秘诀就是:——7上8下。
我们先把火烧开,在水中加一些盐、姜片和葱结。注意,水量一定要能没过鸡。
在刚刚水开的时候就要把鸡先放进开水里吊一下,抓住鸡头,放进去泡一下再拿上来一两秒钟,这样反复7上8下,第8下就直接下锅。这样做的目的是使鸡皮均匀收缩,煮后皮不会爆开。
7上8下后,把整只鸡放入锅内,转小火让整鸡在水中泡煮20分钟左右。注意,煮鸡肉时不用加盖子,这样才能让鸡肉的腥味挥发走,做出酒店里白切鸡清甜的感觉。
20分钟过去了,鸡煮好了。现在不要着急拿出来哦,可以让它再泡几分钟热水澡。这样做可以让鸡肉吃起来更原汁原味。
接下来这一步也很关键,大家要注意了。我们要用冰水过一下鸡。也就是传说中的“过冷河”。这就是为什么酒店的白切鸡吃起来皮脆肉嫩,而大部分在家都做不出这种口感的原因!
过完冰水后,把鸡放凉,就可以切块了。注意,一定要等鸡冷却后切块哦!这样才能保证切开的鸡肉不会散。
现在,我们的煮鸡任务就完成了,准备进入最后一个环节——制作蘸料!
第三步:制作蘸料
除了保证鸡的皮爽肉嫩外,蘸料也是白切鸡好不好吃的一个关键。传统酒店用的沙姜蒜汁要怎么做呢?现在就告诉你!
首先把砂姜葱白香菜梗分别剁碎,把它们的香味释放出来
然后用滚烫的油来炝一下。
现在开始调砂姜蘸汁,加入两勺生抽就可以了。
当然,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搭配不同的蘸料吃。
来美国后,那怕在中餐馆也吃不到家乡正宗白切鸡的味道。
02.沙蟹汁
顾名思义,沙蟹汁就是用沙蟹做成的汁。
沙蟹汁是广西北海著名的特产之一,经《舌尖上的中国2》报道之后,更广为人知。
对沙蟹汁的回忆,记忆最深刻的一次是,高中时候,某年某夏天夜晚,姐夫住的村子离海边很近。我和姐姐拿着手电筒,提着小桶,里面装着海水和一点沙,跟着姐夫到海边抓沙蟹。夜晚海边,月光下,你会看到沙滩上有很多小洞,那都是沙蟹用来呼吸的“小家”,特别是那些大一些的洞,更有可能“居住着”肥胖的沙蟹,月高风轻的晚上,沙蟹们放心的爬出洞来享受静夜下的月光。脚步一定要轻,不能惊动小不点们。弯腰迅速捡起来放小桶里,接着再下一个,我常常被沙蟹咬着手指,痛得嘶牙咧嘴的叫,一旦发出声音,其他沙蟹听见了就飞快躲到洞穴里,找不到踪影了。
夜幕下的海滩,沙蟹成群结队爬出洞穴,吱吱喳喳的很壮观,有经验的海边渔民会拿一把大竹扫,一扫一大把,双手棒起沙蟹装进桶里。
我们会一直抓到凌晨时分,带着满满的战利品回家,尽管累,也很开心。
自己抓的沙蟹比到海鲜市场买的还要新鲜,做出来也更香,更好吃。
沙蟹抓回来的当天早上就找奶奶做沙蟹汁。我在旁边帮忙。
沙蟹汁的制作方法
1、沙蟹汁所需的原料
沙蟹、食盐、姜、蒜、白酒以及干净的海水。
2、沙蟹汁制作的具体步骤
第一步:选活的沙蟹,死的不要。
第二步:把沙蟹放在盛有较清洁的海水的桶里,让沙蟹在里面游和用手轻洗,多次换水。目的是清洁沙蟹。
第三步:把沙蟹腹底的那块脐盖掀掉,或挤出脐底污物。
第四步:把沙蟹放到清洁并干燥的瓦盘(类似捣臼的器物都可以)里,每公斤沙蟹加进食盐二两,用干净的木棒捣碎沙蟹。
第五步:捣碎后放进切成颗粒的蒜头适量、姜适量、(可加辣椒适量)、白酒适量,拌匀。
第六步:把它分装到玻璃瓶里(这个步骤也可用瓦盘上加玻璃盖,必须要用瓶子装着、密封,不然过久了,沙蟹的香味就会大打折扣),放在太阳下暴晒几个钟头(量大的话晒的时间也会增加)。这样就制成了传统的家乡沙蟹汁了!
沙蟹汁焖豆角是我最喜欢的菜肴之一。
做法很简单,在豆角快熟的时候淋上沙蟹汁,再焖上一会儿,即可新鲜出炉。有人曾对这道菜这样描述:“绿绿的豆角里,夹着一些细细的蟹壳、蟹脚之类的东西,汁水是浅灰色的。豆角进口细尝,除了豆角的清甜味,还有一股很特别的味道,有点腥,但又很鲜,吃了让人上瘾。”“豆角的味道中夹着蟹的香味,味道偏咸,有时候吃豆角,还会嚼出“喳喳”的蟹脚声。”特别是夏天,主要有沙蟹汁焖豆角,那怕一碗白粥,也能有滋有味。
03.瓜皮醋
瓜皮醋是用干老瓜皮、五花肉或猪手、花生油、冰片糖、生姜、红醋等食材制作而成的美食,具有暖胃、补血美容、散淤血的食用功效。在我老家,北部湾地区,一般女人生完小孩坐月子,都要煲瓜皮醋来吃。
瓜皮经过炖煮后,软糯香甜,五花肉入口即化。每年春节前夕,母亲会提前买好精心挑选的好瓜皮,除夕之夜,总是少不了这道特殊的味儿,酸中带甜,满嘴软糯生香。
04.春卷
春卷,又称春饼、薄饼。是汉族民间节日传统食品。流行于中国各地,江南等地尤盛。民间除供自己家食用外,常用于待客。历史悠久。春卷是由古代的春饼演化而来的。古书陈元靓的《岁时广记》中记载:“在春日,食春饼,生菜,号春盘。”清代的《燕京岁时记》也有:“打春,是日富家多食春饼。”可见春日做春饼,食春饼的民俗风情由来已久。有关春卷的谚语很多,如“一卷不成春”,“隆盛堂的春卷---里外不是人”等等,春的意思在这里就是春天,有迎春喜庆之吉兆。
童年时候,我最喜欢吃春卷,外脆里嫩,母亲在一旁炸春卷时,我就开始流口水了。来美国后,中餐馆里,春卷这道菜依然占着重要的一席之地。先生每次和我到中餐馆,春卷必定是他首选。
04.扣肉
扣肉是一道用猪肉制成的,常见的中国菜肴,扣肉罐头也是一种常见的罐装食品。扣肉的“扣”是指当肉蒸或炖至熟透后,倒盖于碗盘中的过程。扣肉主要分为芋头扣肉及梅菜扣肉。
逢年过节,扣肉是少不了一道主菜。
对很多人来说,春运艰辛、回家波折,但艰辛波折之后,终会有那一份私人定制的热气腾腾在前方等待着你。是记忆里的味道在诱惑我们吗?……不管南方北方,不管什么菜肴,“过年吃顿好的”是我们生活的必选项这一点几乎人人相同。
本来过年就应该吃是记忆给到我们的味道。带着新年食礼,和家人一起分享在一起的团圆味。
家乡是远方游子魂牵梦绕的地方
同样让人思念的
还有记忆里醇厚的家乡味道
家乡的味道呀
是瘦长狭窄的老街
是一道道家常小菜
是一句句暖暖细语
是母亲的白发
在院子的篱笆间
缭绕着深埋于心的牵挂和期盼
还有一张张熟悉的可爱的笑脸
当然
也是浓浓的年味
无论脚步多远
都忘不了
家乡的味道
悠远, 而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