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据流行病学统计,全球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达到了8%-16%,我国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则高达10.8%,全国有大约1.2亿人患有慢性肾脏病。
肾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过滤清洁血液、生成尿液、保持体内水分、血压、微量元素平衡以及清除体内代谢废物等工作均由它来完成。而肾脏的一生之敌——肾衰竭,会削弱肾脏过滤能力,使多余的液体、废物、毒素将积聚在体内,对身体细胞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害,晚期发展为尿毒症,致死率极高。
目前,透析与肾移植是临床上对肾衰竭的主流治疗方法。透析俗称“洗肾”,通过透析器代替肾脏功能,过滤患者体内代谢废物、毒素和多余水分,可已经坏死的肾脏细胞不能重生,肾衰竭患者只能依赖长期或终身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而肾移植同样问题多多,器官稀缺、移植费用高昂、移植后严重的排异反应,这些都会给患者以及患者家庭带来压力与痛苦。
干细胞治疗肾脏疾病虽然血液透析和肾脏移植有不少缺点与弊端,但如果肾脏治疗少了它们,肾衰竭患者只能饱受疾病的折磨甚至因病去世。然而随着近几年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干细胞治疗法走进公众视野,给肾衰竭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
慢性肾病死亡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无法修复损伤的肾脏组织。而干细胞治疗的目的就是修复已损伤的肾脏组织,恢复原有肾脏功能。有实验证明干细胞能够迁移到受损伤肾脏,并分化为肾祖细胞,与肾固有细胞发生融合,发挥修复功能,促进肾脏的功能恢复。
静脉内注射的细胞能够优先迁移到肾小球、肾间质、肾小管周围血管和肾小管损伤区域或炎症处,根据周围环境分化为各种肾脏功能细胞。
通过干细胞技术治疗也可以阻止肾细胞的继续病变,预防肾性贫血、肾性高血压、肾性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使尿中蛋白、大便潜血等指标下降甚至转阴,使原发病得到调节和控制。
干细胞疗法作为肾脏疾病的候选替代疗法,目前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试验来证明它的长期安全性,只有更大规模、功能齐全、设计严谨的临床试验结果才能帮助确定干细胞疗法在肾脏疾病中的真正临床疗效,避免分化不良或全身免疫抑制等种种不良反应。
尽管目前干细胞治疗在肾衰竭的临床应用中仍有诸多因素需要考虑,如干细胞类型的适当选择、所需细胞的数量以及适当的给药途径。但目前的实验结果证明它具有广阔前景,相信不久的未来干细胞疗法将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实践,在肾脏疾病的治疗中占有一席之地,为广大肾脏疾病患者带来治愈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