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越来越多的青年加入“父母”行列,而二胎政策的施行,又进一步催生了大众对怎样做一个合格父母的深刻思考,我们应该怎样进行教育才是对的?孩子的行为反映了什么心态?《接纳孩子,接纳不完美的自己》能给你想要的答案。
作者侯瑞鹤,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长期从事一线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坚信父母是靠自己的整体素养来影响和教育孩子的,没有比父母的自我成长更能作为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在育儿的道路上,通过不断地反思和知识积累,通过观察和写作的架构,最终促成了这本教科书式的育儿书,并期待以通过不同视角可以帮助父母成长。通过此书,主要分享三点,与自己对话,与孩子对话,赠予最好的礼物。
与自己对话
作者认为,做好父母,应该先从自我成长开始。我们首先应该学会与自己对话,因为多数情况下,孩子总会选择模仿大人,而大人的情绪、信念,不仅会对孩子带来直接影响,更会在日后的成长过程中衍生、加固。
父母眼中的世界决定孩子眼中的世界。所以有时,我们的中心不应该放在纠正孩子自身行为,而应该反观自己,是自己的行为或是言语,引导了孩子的思维或动作。如果我们坚信世界是美好的,那孩子自然也会由衷的相信。
没有绝对好的育儿经,包括这本书也是。最好的育儿经是内化为自己的,通过自身的对话,情绪的把控,以及家庭关系的处理,才是自己对自己孩子最好的教育,如果我们只是妄想通过他人经验教好自己孩子,往往事倍功半。
与孩子对话
学会与孩子相处,首先要学会接纳。让亲子沟通变得相对简单容易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接纳孩子的情绪。很多父母往往在事情发生后,没有及时的“看到”孩子的情绪,从而以自身角度出发,自下评断。
在此种行为下,通常会促生孩子的第二情绪,即在原有情绪未被发现的同时,又滋生出“我为什么会这样”的疑问,如此一来,不仅加大了亲子沟通的难度,也会让孩子逐渐失去信心,并伴有失落、消极的态度。
书中认为父母与孩子是不能直接做朋友的,首先朋友间是相互独立且无依附关系的,而父母与孩子本身并不独立,且孩子依附于父母生活。孩子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取决于父母的意愿;而父母作为监护人,更要承担孩子一切行为的后果。
所以作者鼓励父母学会与孩子做心灵朋友,在生命体验的层面上,顺应孩子天性,尊重孩子的生命体验,看到并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感受,并且不因为他有不同的生命体验而拒绝或厌弃他,只要接受就好。
千万不要让你的“完美”影响了孩子。“完美”所体现的苛责会完全让父母失去育儿的快乐,而对孩子而言,不仅会让他失去自信,无法自由生长,更会失去对父母的信赖,孩子的行为也会异常保守,不敢尝试更多机会。
而“完美”,往往会出现两种极端结果:趋同,背离。如果孩子选择相信,也会变得和父母一样,没有当下自己的评判,无法从自我角度出发,享受和体验生活;倘若背离,孩子不仅会自暴自弃,更会对未来种下不可预知的风险。
赠予最好的礼物
不是一套房子,也不是殷实的背景,赠予孩子最好的礼物应该是独立。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与父母不断分离的过程。其实不是孩子不能承受分离,而是父母无法化解分离带来的焦虑而选择不放手。分离过早可能会造成心灵创伤,但分离过晚也会导致孩子发展停滞。
要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做父母的要尽量减少告诉孩子“你应该这样”“你不该那样”,而是选择让孩子自己去做决定,但同时也要鼓励孩子学会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承担后果,在此期间可能会出现“帮倒忙”或“脏乱差”,但孩子也在不断挑战自己中,快乐成长。
但同时作者也指出,不要过分相信一些死板的育儿经,在所有的育儿经面前,最终都要以自身实际情况,和孩子的真是感受为基点,过分的不顾实际情况而强调独立,是不健康的,会让孩子失去自我,无助且孤立无援。
很多父母不忍心让孩子独立,是不想让孩子承受挫折,但如此以来,却同样剥夺了孩子受挫折的权利,拒绝面对孩子的沮丧,就等同于是剥夺了孩子的成长机会,孩子需要大量适度的挫折,并伴随着来自成人的支持与爱,其实是增强了孩子的抗挫能力。
而父母应该做的,不是让孩子不受挫折,而是让孩子受挫不受伤。如果不允许孩子受挫,比如不让孩子哭,可能会极大程度上压抑孩子的负面情绪,而在此种压抑下,孩子通常选择用虚假表现来换取父母开心。
无法受挫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心中的“内在小孩”。如果父母在愤怒、心疼或是痛苦的驱使下,快速的介入孩子活动,通过控制孩子行为来缓解自己的紧张情绪,从而斩断孩子从挫折中恢复的机会,就说明孩子的行为已经唤醒了父母的“内在小孩”。
所以,以上就是分享的与自己对话实现自我成长,与孩子对话实现沟通顺畅,而赠予孩子最好的礼物往往是独立。当然,所有这些都要基于我们自身的特有条件、家庭环境以及孩子的自身情况而定,因为最适合的,才应该是最好的。